心里忍不住有些气,以前是讨厌胡小云没脑子,尽干恶心人的事,现在完全就是厌恶,连她男人都对周志军不满起来。
毕竟江家对她男人来说很不一样,江和平是他兄弟,江老爷子是他恩师,现在胡小云却和刘师长走近,完全就是和他们过不去。
陈玉娇听了不说话,对于胡小云,她都习惯了,可能是觉得那家是帝都来的大人物,搞好关系对周志军有好处。
不过还是有些不太懂她脑子里在想什么,难不成她真的觉得自己有那么大的本事,不管是谁,只要她出手,人人都能放下偏见跟她好?
也太自信了吧?
也不知道阿臣有没有听说这个刘师长,要是知道了,心里恐怕不好受。
聊了几句,又说到了其他方面,黄婶子知道他们今年过年不回家,想让他们过来一起吃年夜饭,“反正我们家每年也就四个人,比不上别人家里热闹。”
“到时候吃完饭,让你舅舅借个车把你们送回家,过年的时候部队里来不少人,车是可以借的,来回一趟很快,而且也安全。”
陈玉娇听了笑,“那我回去跟阿臣说一声,说真的,要是过年就我们一家四个,还不知道多冷清。”
“主要还是他太忙了,说年底有很多事要做,过完年还要去省城看看,没工夫回家了,说明年再陪我。”
“我觉得明年也玄乎。”
黄婶子拍了拍她胳膊,“习惯了就好,我都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
“理解一下阿臣,这孩子是个好的。”
“我知道的。”陈玉娇笑着点头。
她心里虽然有遗憾,但看俞锡臣忙的人都瘦了,也就也说不出什么来。
大不了明年让陈妈过来一趟,反正离得也不算远,妈最爱出来玩了,到时候肯定乐意过来。
第154章
高考成绩很快就出来了,泰安县上百个知青,考上的有十八个人。
这样的成绩几乎都不敢想,虽然是放开后的第一次考试,卷子相对来说要简单不少,但也不看看大家荒废了多久,哪怕准备的日子长,不过也只是趁晚上有空看书。
全国不知道有多少考生,聪明的更是一抓一大把,不管怎么说,泰安县这次真的是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连俞锡臣这几天脸上都带着笑,吃饭的时候还拿出卷子来看,摇了摇头跟陈玉娇炫耀道:“卷子根本不难,我下午随便做了做,都考了**十分。”
“一个个还是没认真复习,不然考走大半也是可以的。”
“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把握住,明年竞争压力更大。”
说完还指着一道题考陈玉娇,让她也来看看。
陈玉娇瞥了一眼,然后抿了抿嘴,随即一副很懂的模样点点头,故作深沉道:“嗯,确实是挺简单的,可能因为太紧张出错了吧。”
说完就给自己塞了一口饭菜。
不想再多说其他。
俞锡臣也没难为她,又重新看了起来,还拉过向东和儿子,教他们怎么算。
陈玉娇看了,偷偷松了口气。
高考成绩一出来,有人欢喜有人忧,俞锡臣陆续收到了好几封信,有大堂兄的,有知青点的,还有帝都徐家婶子寄过来的。
大堂兄寄过来的是好消息,夫妻俩都考上了,虽然不是一个学校,但距离不远,这几乎影响不大。
知青点的信是跟家里的信一起寄过来的,大致说了一下高考的情况,就曹琴和一个男知青考上了,朱兆辉差了几分,不过明年准备再考。
曹琴也是运气好,她刚怀了孕,要是明年再来,恐怕没那个精力,好在这次一次成功。
家里的信没说什么,只让他们在这边多照顾自己,然后寄来了一大堆肉干蘑菇和咸菜
至于徐婶子的这封信,却让俞锡臣看了半天不说话,陈玉娇拿了去看,看完后也说不出来话。
最后拍了拍俞锡臣胳膊,“你别这样,这是好事,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外公也出来了。”
徐婶子的这封信写的是有几个人被解禁了,她说的应该是和俞锡臣外公同样遭遇的那些人。
俞锡臣听了点点头,“嗯,应该快了。”
日子继续在忙忙碌碌中过着,过年那天,陈玉娇和俞锡臣大包小包买了一大堆东西去了部队。
部队不像往常那样安静或者是训练的声音,而是也热热闹闹的,还看到不少人在路上参观。
应该都是军人的家属。
陈玉娇和俞锡臣直接去了舅舅家,家里只有舅妈一个人,刚进门就是扑面而来的雾气,都是从厨房那里漫过来的。
舅妈拿着锅铲从厨房里出来,一边咳嗽一边挥着手,“快进来,你们舅舅出去了,要下午才回来,向东帮我出去买酱油了,你们先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