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草和他的大小姐(108)
好在这群二世祖也只是临时起意,首倡的陈南翘着个二郎腿,歪歪斜斜坐椅子上:“别急啊,谁想看这不入流的高中生比赛了?这不家里老爷子喜欢听二胡,等着给他录一段李老师的现场嘛。”
这也是比赛的流程之一,每年赛方都要邀请几名大师压轴,打着艺术交流的旗号,现场来上几段,也算提升比赛的逼格。
要不是冲着这个,谁愿意大冷天的跑这破地方来呆着?当然了,要是有漂亮的小妹妹,多看几眼也是可以的。
闻莺这下放心了,再看前几个上台的小姑娘,虽然精心打扮了,到底还透露着几分幼稚,这馆里又冷,干脆说了一声,出去卫生间补个妆,顺便活动活动身体,全是二胡古筝琵琶的,着实没什么看头。
等她几分钟后回来,看见台上施施然坐着的人,脸都黑了。
有一种人,天生就自带光环,只一眼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关键音乐学院的舞台还布置得特别骚气,为了传送乐器方便,特意给她们弄了个升降台。
这会儿,古色古香的典雅少女正坐在台上,暗色背景下,只有顶端打下一束光来,她露出一个惊艳的侧脸,也不看观众席,就这么很自然大方的,抬起手臂,拨响了第一个音。
第53章
箜篌的声音清灵而空幽, 回响在礼堂里, 所有人都愣了。
《夕阳箫鼓》, 本来是中国琵琶文曲中的代表作品, 也是十大古曲之一, 刚才的七号琵琶选手就弹的是同一首曲子, 得到了八点三五的高分。按理说,同样的曲目, 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就没第一次那么震撼和惊艳了, 然而这小姑娘年纪轻轻, 于音乐一途却造诣颇高, 引得评委席上的几位老教授都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少女背脊挺直,姿态舒然地坐于琴旁,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之中。
明明是隆冬的B市,大家却仿佛被她带到了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 伫立在夕阳灿烂的河边,看落霞与孤鹜齐飞, 听暮鼓与箫声共响。河水波光粼粼, 远处一叶孤帆,带着斗笠的渔翁静坐于船沿, 正在悠然垂钓。
什么叫做昆山玉碎, 什么叫做余音绕梁, 这大概就是。
少女身形纤细柔弱,琴音却浑厚力道,一勾一拨都是优雅, 甚至左手轻轻在琴上一拍,就模拟出远方暮鼓的悠扬雄浑钟声。
有不知其意的,甚至还悄悄转头,看周围是否有大鼓伴奏,要不就是用了音效?一个人再厉害,怎么可能用一个乐器弹出一整个乐队的效果来?
这也太厉害了吧!
一段六分半钟的音乐,时间用的比赛规定的五分钟还超出了一分半,但就连举牌的计时员也舍不得打断她,或者说是愣愣地,已经忘记了举牌提醒。
观众席上更是惊呆了一片。如果说之前的比赛还有人在下面窃窃私语,交流评论几句,到了十二号的时候,整个场馆回荡的就只有悠扬的琴声了。
那声音大开大合,收放自如,既有宁静的渔舟风情,也有庄严的钟鼓之声,堪称仙乐。
魏丞刚开始还举着摄像机,倒后来干脆忘了,大气都不敢喘,直愣愣地望着台上的少女,生怕惊动了天上的仙子。
这是他喜欢的姑娘,可是越了解,他就越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他不懂什么音乐,更不懂什么箜篌,要是不事先告诉他,他说不定还要以为这是竖琴表演。这么复杂的乐器,几十根弦锋利冷硬,到了小姑娘的手里,就像纤细的头发丝一般任她摆弄,还能弹奏出这样的天籁之音!
而他好歹是看过一个月视频,稍微有些免疫的人,其他观众的表现就可想而知,更是惊呆了。
闻莺软着腿走到座位上,转头一看,一群B城里最有权势的二世祖个个目光痴迷,都被台上那似乎会发光的少女勾起了心魄。
她以前还觉得自己颇有姿色,只要给她机会出道,一定会一炮而红。可现在她才知道什么叫做空有皮囊,更何况,这皮囊和台上的小姑娘一比,压根算不得什么。
她灵动,空濛,又有水光潋滟的晴方之好,再给她五六年,说不定会成为享誉国际乐坛的最年轻的演奏家,如果她选择出道,娱乐圈的半边天都会是哀鸿遍野。
美人在骨又在皮,更不要说,还这样的有才华。
“咚!——”
“咚!——”
模拟出的鼓声在耳边回荡,等闻莺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咬破了嘴皮。
赛场静了三秒,所有人如梦初醒,评委席的老教授带头起立,热烈鼓掌。
少女从容淡然地整理好裙摆,离座鞠躬。
掌声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渐渐消弱下去。记分员提醒评委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