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诸葛亮的最后八年(157)

作者: 江东阿玥 阅读记录

而李严不一样,李严在江州,他生根于益州比诸葛亮更早,他的根基深厚,在季汉是唯一可以与诸葛亮抗衡的人。远在成都的刘禅虽将开府治事、行君事之权交给了诸葛亮,但对李严也并不毫无偏袒。刘禅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傻子。

我说得慷慨激昂,话音一落,先自己狂喝了一杯水,诸葛亮则半天没有回应我。

他有他的盘算。

其实这些事上,我从不担心,毕竟他是诸葛亮,他本就可以处理得游刃有余。

“上个月,曹魏起三路大军攻我,亮使李严率兵援汉中,竟遭拒绝。”

沉默良久后,诸葛亮终于又开口说话了。只是此番再开口,语气转变许多,终于有了怒意,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如你所见,李严要求以开府来换取两万精兵援助汉中。亦被亮拒绝。”诸葛亮道。

“因公为私,乘权作奸。”

“官员‘五害’之首也。”

“只是目前北伐吃紧,亮尚在前线,脱不得身。否则也须腾出手来好好整治一下这不正之风。”

诸葛亮徐徐道。

“但是——”我听了,有些犹豫,说:“目前来看,李严的每一次行动,想法,都被你驳回得干干净净,你若真想整治他,似乎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正是了。”诸葛亮点头表示认同。

“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我莫名又有了个主意。

“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我道。

“涉猎甚广,《鬼谷子》也看?”诸葛亮问我。

“略懂,略懂。”又被夸了,我嘿嘿一笑。

“李严多次求而不得,若真是利益熏心,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一定还有下次,下下次。你反复拒绝也无效果,不如彻彻底底放纵他一回……”

我谨慎小心,与他低声说着。空荡的屋子里,两人悄言秘语,仿佛在商量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实际上这也的确是关乎到季汉后方稳定,更严重来说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诸葛亮听我悄悄的与他说了这些,眼里又有了些亮色。

“这回,你倒是与亮想到一处去了。”诸葛亮道。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写到李严了……

第93章 诫子书

吃过早饭,谈笑了一会,我简单收拾了,将阿瞻带了进来。

“阿爹,阿爹!”

小小的诸葛瞻半年多未见到父亲,此时见到,恨不得黏在他身上不肯下来。

诸葛亮抱着阿瞻,让他坐在自己的膝上,问他:“听说瞻儿最近开始识字读书了?”

见状我心里却想:“怎么这么父子温情的场面,你却偏偏要问学习这种东西?”

——忽然想起现代那句“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名言啊。

阿瞻却是听话,一五一十的向诸葛亮汇报起了和蒋琬学习的近况。我带了些阿瞻近段时间写的字帖来,也让他当着诸葛亮的面认认真真的写了新认的几个字,诸葛亮也在一旁认认真真的瞧着,写的不好的地方,他即刻伸出手覆在阿瞻的小手上,带着他一笔一划慢慢写着。

“笔应该这样拿。”

“腰要挺起来。”

“竖拉得太长了,横不够波折。”

诸葛亮开启了他对亲儿子碎碎念的模式。我坐在一旁安静的看着,诸葛亮手把手教着诸葛瞻写好每一笔字,这一刻,仿佛觉得这个人,又立体了一些。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干燥而清爽的秋日里,诸葛亮终于亲手做了个纸鸢,实践了阿瞻想与他一起放飞纸鸢的梦想。我见他手下动作利索,知道他向来做惯了如木牛流马一般的东西,这些更是难不倒他。

看着阿瞻在庭院里玩得不亦乐乎,诸葛亮却不知何时悄然抽了身退了回来。他与我一样席地而坐,笑着看着远处的阿瞻蹦蹦跳跳,嘴里却有些喘粗气。他抹了抹额头的汗珠,道:“果然还是老了。只陪阿瞻玩闹了这小半日,竟觉有些疲乏。”

我“唉”了一句,道:“平日里你大多都只坐着,几乎不怎么起来运动,陡然使你奔跑这几下,你自然觉得疲倦了。”

说完,立刻想起身给他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比如早上晨起后先跑个半个时辰,睡前再来一套养身操等等。一听我的意见,诸葛亮便即刻否定了,只说:“晨起后半个时辰,够亮看不少疏文了。”

“每晚到底什么时辰睡的?”我看他眼圈发黑,想着肯定又熬夜了。

诸葛亮开始支支吾吾起来,我看他也终于有心虚的时候,他自己道:“每夜都是子时前便睡了。”

“真的?”我歪着头看他。

“我看——丑时才睡的可能性更大些罢。”我抿抿嘴,略有些无奈道。我拿他是毫无办法的。毕竟他这幅躯体早就交付给了大汉,给了先帝,而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