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镜心劫(176)

作者: 徒往 阅读记录

“别说了。”

“没事的,挨过这一阵就好。”

“你答应我去南大通堡,是骗我的。”胤禟的手开始颤抖,“说得那样爽快,不过是强弩之末,你想赶我走。”

展念抚上他的头,仿佛安慰一个无措的孩子,“我不是赶你走,而是懂你胸中的江山天下。你是爱新觉罗的儿郎,是百姓敬仰的九王,城池将失,图理琛可退,石文焯可退,但你不可退,既如此,我便让你好好地去。”

若胤禟在兰州附近拒敌,十有八九,下一个首当其冲的要塞,便是西大通堡,胤禟若知她病重,无法动身前往长城以东避乱,怎能安心赴往军前。

胤禟用力吻上她的唇,气息凌乱而沉重,“我也是你的夫君。”

展念笑着眨了眨眼,“可你,先是大清的九皇子。”

“阿念。”胤禟狠狠地拥住她,“你这样疼,为何还要对我笑?”

“……”

“当年,你剑伤入骨,怕我担心,你便笑,后来,你中毒垂危,怕我担心,还是笑,生小言的时候,莫寻去世的时候,你无时无刻不在笑,阿念,这些年,你疼的时候,可曾……哪怕有片刻,想对我大哭一场么?”

“我……哭过的……”只不过,大多是在他喝醉时,或病得糊涂时。

“你可知,你对自己狠心五分,我心里便有十分的痛?”

屋外传来云敦的催促,“九爷。”

胤禟看向展念,似在等她说些什么,然而展念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轻轻一吻他紧皱的眉头,“平安归来,九王爷。”

胤禟见到她苍白病容上的笑意,眼神一黯,抿了抿唇,一言不发地起身,重重合上门扇。

“走!”

作者有话要说:在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平定以后,西宁卫和凉州卫才改为西宁府和凉州府,属甘肃省。(没错!西宁不是青海的!)

本人地理废,一切地名均参考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收录的是嘉庆二十五年的情况,如果有不准别打我。

关于叛乱:

“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为顾实汗孙,纠诸台吉吹拉克诺木齐、阿尔布坦温布、藏巴札布等,劫亲王察罕丹津叛,掠青海诸部。”——选自清史稿年羹尧列传

内心:这都是啥啥啥谁谁谁哪儿哪儿哪儿????????

————咳,上段剪掉————

“查西宁有绿旗兵六千。防守地方。已属足用。其都统汪悟礼带领京师之兵。应尽行撤回。”

六千不是我编的!二十万也不是我编的!

不过小九说得没错啦,万字开头的军队人数,多半不靠谱,在古代,万人一天消耗的粮食绝对可怕,还有马匹、草料、煤炭木材、刀枪剑戟、锅碗瓢盆、战车大炮,地方官员的心里绝对是崩溃的。(大概天天过双十一的感觉吧

所以,这种所谓“大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统筹,没有附近各个州府的物资援助,打个鬼啊打……怎么可能耗得起……罗卜藏丹津不过接着宗教名义,煽动了一群无知的路人……

不过小九看事情绝对商人视角,先算钱,嗯,那边根本养不起所谓“大军”,因为没钱,放心了。

关于即将登场的都统武格:

“平藏之后。留兵防护。恐屯劄日久。唐古特等供应繁费。应将驻藏官兵、尽行撤回。察哈尔及额驸阿宝之兵丁。应令公策旺诺尔布、都统武格、阿宝等统领。由西宁路遣回。”

最后,感受一下小九在民间的呼声:

雍正三年七月:山西巡抚伊都立奏劾允禟护卫乌雅图等经平定殴诸生,请按律治罪,陕西人称允禟九王,为上所闻,手诏斥为无耻,遂夺允禟爵,撤所属佐领,即西宁幽禁,并录允禟左右用事者毛太、佟保等,撤还京师,授以官。——所以老四最后决定夺爵,是因为听说了“九王”的事情太生气了吗(老四:无耻!)

关于这事儿,老四说了不止一次——

“且伊携带数万金、前往西宁、滥行糜费。买结人心。地方人等、俱称九王爷。伊不过一贝子耳。尚未及贝勒职分。又安得漫称王。洵属不识臣子大义。悖乱之极。允禟、著革去贝子。撤其佐领属下。并行文陕西督抚、嗣后仍有擅称允禟为九王爷者、从重治罪”

李绂(这个NPC后面会登场)给雍正的奏折里说,“大概不被阿其那、塞思黑愚弄之人,万中无一。此二人只柔奸巨滑,世所罕见,胆量忍性,实出世人。”

万中无一?万中无一?这难道不是因为人家真的优秀吗!

所以,小九这一生,感觉和本章的标题高度符合,“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