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末日(107)
那昏黄的光线轻轻摇晃,眯起眼睛,似乎整栋方形的房屋都在发光一样。有些暗,又有些暖,像是一个温和的,富有象征意义的终点。
她突然觉得心里头很踏实,盛着满当当的幸福。
张晓在超市门口把她放下。
尧曳站稳瞅着他。
张晓一抬下巴:“走吧,进屋去。”
尧曳仍然看了眼他:“一点也不喘啊。”
张晓说:“有点出汗。不过不累,把你抱回家都行。”
尧曳点头,往超市里走:“好体力。”
张晓跟在她后面低声说了句:“你不是早就该知道了么。”
尧曳回头看他,张晓摸了把头发,看一旁。随即又上前一步,把门帘给掀开了。
超市里面人已经不多了,门口的柜台上摆了三个座机,只停着两个人在打电话。
张晓把空余的电话拉过来,这时老板从后面货架走过来了,张晓跟他打了招呼,然后问他能不能打国际长途。
老板连连摇头,说打不了,只能打国内的。
张晓又问他手机信号的基站什么时候能修好。
老板继续摇头,说不清楚。
张晓耸了下肩,看回尧曳。
店里打电话的客人小声说着方言,尧曳听不大懂,不过从他们的神态可以看出,是在给家人讲话。那些方言很软糯,灌进耳朵里,多了几分温情。
尧曳把头发往耳后一撩,抬起头来:“我可以给百里泉那边打个电话,陈总应该能联系到我爸。”
张晓问:“开旅店的那个,他不是你朋友么。”
尧曳说:“也是我爸的朋友。”
张晓似乎轻轻松了口气。
尧曳摸了一下衣兜,说:“不过名片在包里,还要回去拿一下。”她问老板,“你们超市几点关门?”
老板还没回答,张晓却说:“不用。”
尧曳看向他。
张晓张了下嘴,说:“……名片上的电话,我会背。”
尧曳的眼神变得富有意味起来,半响,她轻点下头:“那你帮我拨一下吧。”
“名片上印了一个手机号,一个座机号,拨哪个?”
尧曳说:“手机。”
张晓拿起话筒,在键盘按下一串数字,他把话筒贴在耳边听了一下,然后递过来:“通了。”
这个手机号不是陈金石的,是一个女声的接待员,尧曳同她说明情况后,她叫稍等。大约等了有五分钟,话筒里传来男声。
“喂?”
那声音熟悉又沉郁,像是隔了许久的记忆又重逢了,尧曳仰起头轻微叹息,然后把话筒在耳边贴正。
“陈总,我是尧曳。”
电话里,陈金石声音惊喜,急切询问了她停电这段时间的状况,又对百里泉没有接纳她表示深深的歉意。
尧曳其实并不在意,是因为没有去成百里泉,才创造了这一路上的颠簸与奇遇。现在想来,这样才是最好的安排。
尧曳跟他说明了自己在南方一个小村镇,这边电话联系不上父亲,让他代自己给父亲报声平安。
陈金石答好,他说北京的国际电话也还未通,不过已经有了网络信号,他一会儿立即给尧曳父亲发封邮件。
他又询问尧曳什么时候回北京,现在火车已经畅通了,他派人去接站。
尧曳犹豫一下,表明自己不想回北京了,工作方面,自己也会配合交接出去。
那边陈金石沉默一阵,问她现在是否有伴了。
尧曳说是。
陈金石又问男方家是否就在当地。
尧曳说是。
陈金石叹了口气,没有表示太多异议。
随后,他说,你有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利,但你父亲恐怕无法接受这样的选择。你上了这么多年学,出落得这样优秀,你父亲恐怕会认为你现在的决定是一种倒退。
尧曳没有回答。
陈金石说,我只是将这些情况都转告给你的父亲,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你还需要自己沟通。而且,即便你选择离职,也要回到北京来交接一下,回北京也能够更好的与你父亲取得联系。
他说,事情不能逃避,与其拖着,不如尽早解决。
尧曳低声答好。
她视线追寻,看到张晓已经在跟超市的老板攀谈了。电话通了十几分钟,她这边话说得很少,几乎只有“嗯”和“好”的回应,完全得不出谈话内容。
于是张晓渐渐转开了注意力。他看着柜台里的蜡烛和火柴,跟老板说:“进这么多,现在不好卖了吧。”
老板说:“可不是么,这么快就来电了,愁人。只能指望这电话多赚几天的。”
随后,他俩开始进一步交流生意经验。
尧曳歪着头听电话,兀自笑了一下。
电话里,陈金石询问这个座机号码是否能联系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