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38)
韩屯村也因此出了名,带得附近的村庄都到黄河滩上挖毛地梨子,连零星的也被挖了出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河滩挨着翻了一遍。
悠悠真正地见识了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也给她的饲草种植大业提供了方便,翻过的土地更适合饲草的种植。悠悠趁机放出机器人,把附近的河滩都撒上了燕麦和苜蓿。
药材公司又来收购了一次,看到剩下的不多了,就委托爸爸代收。村里的卫生室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人十元的专项资金,周转资金不是问题。
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们,在田间地头看见了三棱草,就挖出来,积攒在一起到韩屯来卖。就连水坑公社的群众,由于离县城较远,也到韩屯来卖。不过都是毛香附子,爸爸还得自己加工处理。
一家人晚上多了项活动内容,挑选香附子。话题也转变成由爸爸普及中草药知识,主要是野生中药材的加工和功效。
宝景跟着爸爸学着加工处理香附子,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二爷一家也帮着挑选,晚上到牛屋来玩的村民,也都帮把手。
悠悠爸拿了盒香烟散给大伙,满屋子的人逮着爸爸猛感谢,热情似火,几乎把他奉成了村民的财神爷,夸得爸爸落荒而逃。
在大伙的帮助下,香附子随收随加工,没有出现积压情况,加工好的装到麻袋里,存放在卫生室的里间。
悠悠家就姥姥和她两人挖,妈妈和昊昊星期天挖了一天半,七十年代学校周六上午上课,下午才休息。虽然只卖了二十多快钱,姥姥却非常高兴,自行车的钱攒够了。
再到星期天,爸妈去县里买回辆崭新的大金鹿。大金鹿是青岛自行车厂,面向农村生产的一种载重型自行车。能载三百斤的东西,坚固耐用,深受农民群众的喜欢。
第25章 两人的秘密
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二月初一。姥姥又带着悠悠去赶集,这次悠悠的任务是看自行车。半个月的时间姥姥攒了快两百个鸡蛋了,全家一个也没舍得吃。
姥姥把150个鸡蛋用锯末垫好装在篮子里,篮子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姥姥把悠悠放在前面的儿童座上,骑上就走。
“姥姥,您会骑车子?”悠悠奇怪,现在农村自行车很少,一个村都不超过五辆,许多年轻人还不会骑,姥姥一农村老太太咋学会的骑车。
“会,不会咋驮着你。小丫头,告诉你,姥姥二十多年前就会骑自行车,你不要小看姥姥,姥姥会的多着那。”一路上,姥姥和悠悠唠叨着从前跟姥爷在京都时的生活。
原来,姥姥在京都过的并不是受苦受难的丫鬟生活,她自认为跟着姥爷享了大富贵。
“你姥爷待人极好,不管是下人还是家人,他都一视同仁,从不小瞧任何人,要不我和你姥爷也走不到一起。”
“你姥爷教会了我许多东西,不只是读书认字,持家理财,还有社交礼仪,带我出席各种场合,去过好多的地方,姥姥可是涨了大见识。别看咱现在穷,姥姥以前可是享过一村子人都没享过的福。”
“只是可怜你们兄妹了,受了大人的拖累,一辈子也没个前途,只能窝在这个小村庄里。好在你们爸妈和姥爷都是有本事的人,咱家虽然是革命对象但还是被人高看一眼,就是县里的人都来请你爸去看病。”
“不让咱们上高中、上大学,咱照样学本事。你们兄妹就跟你爸妈学,你爸出过国,外国话都会说,你爸会的大学老师也不一定会,教你们是绰绰有余。学会了本领才是自己的,有本事才能立得住,咱就是当农民也得当出个样来,不能光靠着别人。”
姥姥哎,悠悠还真是小瞧你了,你老才是咱家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悠悠对姥姥的崇拜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到了集市上,悠悠家的鸡蛋个大又新鲜,很快就卖了出去。
明天是二月二,龙抬头,这里的习俗是早上吃饺子,特别是家里人的属相有属大龙、小龙(蛇)的。
姥姥想买点猪肉包顿带肉馅的饺子,领着悠悠转遍了集市,也没看见有摆摊卖肉的。
公社食品站逢集杀个猪,肉还便宜,五毛二分钱一斤,但得要肉票,非农业户口一人每月才三两肉票,农民不发肉票。
“今天鸡蛋卖了9块钱,本来想割斤肉包顿饺子也没处买去。你们兄妹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有油水耽误长个。”姥姥失望的说。
“姥姥,我今天一定让你吃上肉。”悠悠在心中发誓,决定告诉姥姥自己的秘密。这也是悠悠经过一个月的思考,才下的决定。
悠悠觉得要想实施自己的时空经商大计,自己的这个身体、五岁的年龄双受限,必须找个同盟当代言人,目前姥姥是最理想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