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436)
现在的拥军模范,可是极高的荣誉。特别是拥军模范单位,在争取资金和立项上,都增加了竞争力,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5月7日从平城去临水,给李保国带去了5万件的蕾丝领衬衫,现在正是穿衬衫的时候。
结果,李保国反而对牛仔服热心起来:“姐啊,咱俩还是老了,不知道年轻人的想法。您玉玉啊,把那一万套牛仔服都批出去了,30元一套批出去的。
姐,您就猜不出她把衣服批那去了,她给批到京都去了。在咱这上了火车,直接走货,可真是方便啊。”
玉玉在一旁翻着白眼,气鼓鼓的说:“那您还不让我穿,老封建。”
李保国听见就瞪眼,可玉玉根本不怕他。姥姥也说:“玉玉啊,听你爸的话。姑也看不惯那衣服,男孩子穿着赶时髦,咱是女孩子,得稳当着点。”
玉玉笑着和姥姥耍赖:“行,我听姑的,不过您得多给我进些牛仔服,这衣服好卖,京都买疯了。”
姥姥笑着对她说:“行,我回去啥也不干了,就给你备货。”
“姑,还是您疼我。”
从4月11日开始,两批军服加工完,就到6月初了,正好该收麦了。
估计麦收以后,服装厂就得扩大规模。现在,张集公社买高价缝纫机的人家,是相当的多。
大伙看到靠着一台缝纫机,每个月就能挣到一百元左右,谁家不动心啊!家里有妇女劳力的,东凑西磨(周转)的买缝纫机。
最近买了缝纫机的妇女,没白没黑的在家练功夫,都等着下一波服装厂招工哪。援朝舅舅给群众许了愿,只要大伙自带缝纫机,都能进服装厂干活。
特别是石庙村,一下子买了二百多台缝纫机,村子里到处都是“刷刷”的机器声。
6月3日,部队后勤处来人,悠悠爸爸也跟着回来了。他们把货款清了,将最后的5万件军服带了回去。
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姥姥把剩余的钱都分了。一个春天,共做了20万套干部服,20万套军服。20万件绣花的衬衣做了6万件,利润没算在里面。
干部服每套利润16元,军服利润16.9元,光是干部服和军服两样,一家就是165万元。
胜男舅妈高兴的对姥姥说:“姑啊,俺算着自己加工挣钱,没想到能挣这么多。更别说您援朝了,现在啊,他可是在全县出名了,要不是咱做的是军服,早就来人参观了。
姑啊,您的财神没叫开,援朝的财神可是叫响了。咱公社里的群众,都叫他财神爷。”
悠悠听了心中暗喜,根据智脑里的记载,79年的秋天,人口集中的华东地区,增加新的公社,县乡干部大调整,任用干部首次按照“四化”标准下发指标。
援朝舅舅的春天就要到了。
第337章 齐麦一号
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1979年,中国高考步入正轨:
从这一年开始,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并一直延续到2003年。
从这一年开始,高考试卷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并一直延续到2000年。
从这一年开始,高考考生向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过度。
从这一年开始,高考模式稳定在二十年以上,直到新千年。
1979应该称为新时期中国高考元年!
这年的高考理科考六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其中英语作为参考分。
1979年高考,汹涌如潮的报考大军不亚于前两届,全国有近470万人报考。六百多所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27万多人,录取比例为5.74%。
悠悠又拿出后世的高考法宝,大量的模拟试题。一共十套模拟题,基本上把高考的题型都概括在内,不过绝对没有原题。
由于77年的高考试题题型简单,好些是课本上的原题。自1978年开始,高初中老师都试着押题,各种高考模拟题更是五花八门。有铅印的,有油印的,有书店买的,有学校翻印的,有老师自己编的。
姥姥把模拟题交给智慧,告诉她在临水托人找的,是老教师编的,一定要做完。每套试题的后面都有答案,可以自己对着估分。
韩屯村的麦收从6月8日开始,还是县里的工作人员帮忙收的。今年,韩屯村不仅包吃包喝,还给来帮忙的人,每人送了两盒午餐肉罐头。
县委李书记笑着对舅姥爷说:“老韩啊,你这糖衣炮弹可真够馋人的,我们吃上瘾了,你可得接着送。”
“行,只要你们能来,俺保证每次都送。”
县委李书记对大家说:“你们都听见了吧,老韩这是财大气粗。这两天大伙也看到了,韩屯啊,就是自己干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去后,都向韩屯学习,带领大伙奔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