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951)
现在十元钱就能请个保姆,庄稼人过日子,一个月的油盐酱醋十元钱也用不了,粮食和蔬菜是自己地里见(收)的,有啥吃啥,根本不用花钱。
要是会过日子的,这每月四十元钱,也得有剩的。
现在国家的正式工人,月工资也就四十多元。村里人听说兰芝每月出四十元钱的赡养费,都说兰芝娘这次摔的值,老了老了赶得上挣工资的了。
大伙和兰芝哥哥开玩笑:“你可得好好的养着你娘,她一个月能给你挣四十块钱,找个保姆你一家子都跟着沾光,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比你媳妇都勤快。”
“那是真的,保姆不行可以换,媳妇可不能随便换。”
“得亏兰芝找了个好婆家,要是搁咱身上,还真养不起。”
“有啥养不起的,老太太这是偏心,她在闺女家住了那么长时间,咋没给儿子要过一分钱。”
“别人家没有,兰芝哥哥可是有二千块钱。没舍得给老人花一分,都让四个孩子给败光了。”
“这老太太可真作,她这样的用得着请保姆吗,兰芝请保姆是照顾一大家子的,听兰芝说她婆婆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连饭都不能做。”
“你们没看出来,老太太请保姆是照顾儿子一家的,这家里离了女人确实不行,你们看脏的,可惜了这么好的房子和家具。”
“兰芝嫂子在家也干净不了,关键是老太太摔坏了,以前一大家子都靠着她收拾,兰芝嫂子又懒又馋,你们谁见过她下地,养着她还差不多。”
兰芝娘其实不难伺候,她不是真正的偏瘫,只是行走困难,双手都没问题,自己能吃饭穿衣服,大小便也能自理。有人给送饭,再给倒尿盆就行。
老太太洗衣服是真干不了,可做针线活完全没问题。
在农村找个像周嫂那样五十多岁的妇女当保姆,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现找肯定没有,兰芝拜托村干部,帮忙给找个合适的,钱多些也行,兰芝自己给补上。
来的时候,韩德库给带了十斤猪肉六斤月饼。村里人都说:“怪不得老太太今天回来,这是打着让闺女送节礼的谱,这心偏的真没边了。”
兰芝还是给娘家留下了二百元钱,一百给了哥哥,让他给孩子们交学费,剩下的给娘买些鸡蛋,家里连个母鸡也没有,以后想吃鸡蛋,就得花钱买。
现在的鸡蛋便宜,六分钱一个,六块钱能买一百个鸡蛋,够兰芝娘吃俩月的。
另外一百给了她娘,说好是俩月的生活费,剩下的二十是兰芝给她娘的零花钱,和赡养费没关系。
兰芝告诉她娘:“您可把钱放好了,服装厂这段时间上秋装,我没时间过来看您。您想吃啥让保姆赶集去买,千万别让您孙子买,得买多少才能到了您嘴里。”
第744章 劝架
老太太骂她:“我这么大岁数了还用你教,钱给我了就是我的,用你瞎操心。”
村里人看不下去,都劝兰芝:“你尽心了就行,你娘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得自己想开了。”
也有人说老太太不知足:“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兰芝一个月给你五十块钱,就是有工作的儿女,也给不了你这么多,起码自己得吃喝吧,一个月三十也给不了。”
老太太对村里人说:“你们是不知道,俺闺女她婆家,家家住高楼,家家有彩色电视机,天天吃肉,日子过得好着哪。”
有人问她:“兰芝家这么好,你回来干啥啊,放着福不会享,你这一辈子都没这么胖过,这是享福享够了。”
老太太恨恨的说:“我没兰芝个死妮子狠心,光顾着自己享福,心里就没有娘家人。我想着俺儿子孙子在家受罪,吃肉都不香。”
有人笑话她:“你吃肉想着儿子孙子,你儿子孙子下馆子可没想起你来。要不是家里没钱了,他们能想起你来。”
兰芝娘真会给自家盖脸:“那是他们知道我在兰芝家,吃好的喝好的,享不了的福,惦记我干啥。”
老太太这胡说八道的本事,可真让人佩服。
兰芝把娘家的事说完,总算松了口气:“我也看出来了,俺娘在这里住着,越来越惦记家里,想她儿孙,烦了就找事,给周嫂气受。
我原想着,等秋后给俺哥捎个信,让他带孩子们来看看她。这次孩子们来了,都想让她回去,她自己也愿意,正好趁了她的心,也让周嫂喘口气。”
最后这话她是小声说的,怕周嫂听见不好意思。
“高高三”举杯说道:“咱爷几个喝杯酒,志杰,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要不是你跟着,他们村的干部也出面,这事可说不下来。你们是不知道,兰芝她家老太太,真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