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男配总怕我祸害他兄弟(穿×重)(214)

作者: 今夕何如 阅读记录

萧旷接着道:“我们今日过去也没有用权势威逼过他们,都是论理,连吵也没吵过,最后谈定赔偿,请来旁边店铺掌柜做保人,契书上写明赔偿缘由与钱数,一式三份,连同保人也都签字画押了,不会落人口实的。”

萧和胜生平最怕两样事,一样是窦氏发怒,另一样就是和永兴的名声被败坏。萧旷这话入情入理又说到他心里去了,他也就放心地点点头:“那就好。”

沈童道:“爹,儿媳之前就想过沈笔会被仿制,虽然像今日这样上门要求赔偿能阻止一部分人,却不能完全禁绝仿制。和永兴要不断推出新的沈笔,才能让那些人来不及仿制,就算仿制出老式的沈笔,新笔又出,他们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追仿。”

萧和胜既感意外,又感兴趣:“新笔?什么样子的新笔?”

沈童微笑道:“一句两句说不完,吃过饭后儿媳详细说明,您给参详参详。”

萧和胜连声应好。

吃过饭萧小妹就去玩兔子了。萧和胜则迫不及待要沈童说明新笔的式样。

萧旷也想跟着一起听,窦氏却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出去。

萧旷出门后看了眼堂屋内,沈童正与萧和胜说着话,便小声问道:“娘您喊我出来做什么?”

第100章 【来信】

-

永平帝召集文武重臣商议东南沿海布防,苏若川与另一名南书房翰林便候在西次间。

他手里拿卷书随意翻着,耳听得东次间内争执声音渐响。成国公秦承载与兵部尚书俞德厚经常意见相左,也就属这两人的嗓门最大。

之后东次间又变得安静下来,大约是邹首辅在说话,秦承载与俞德厚不会随意打断他说话。

再之后议论声音又响了起来,时不时冒出秦承载与俞德厚的声音。

苏若川隐约听见秦承载提及萧行远,不由眉梢微微一跳,这书就再也看不进去了。

从午前商议到正午,永平帝赐众大臣吃了顿工作午餐,接着再议,直到未时末众臣才陆续退出,唯有邹之正留在书房内。

永平帝召苏若川入内,命他草拟谕旨。邹之正将这道谕旨前后因果一说,苏若川便在下首书案坐下,挽袖提笔。

名单就在书案上,他扫了一遍,很快在其中找到了萧行远,这是萧旷的字,他会被派驻浙东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他收回目光,正要落笔,邹之正又道:“苏翰林在谕旨中只需列出诸将领现有官职与名字,派驻地与就任官职不用提及,稍后会由兵部任命下去。”

苏若川点头:“下官知道了。”提笔便书。

永平帝与邹之正看过他拟的谕旨草本后都颇为满意,几乎没怎么改便定下了。

黄昏时分,苏若川离开宫城,又逢早晨那小内侍在甬道内清扫落叶。

小内侍远远瞧见他,笑着点头行礼:“苏翰林下值了?您慢走啊,小心脚下。”

苏若川微微颔首,神情比早晨要显得凝重几分。

小内侍目送他远去,轻声嘀咕了句:“今儿有什么大事么?”接着便哂然摇头,国政大事,与他这扫地的有何关系。

-

吃过晚饭,窦氏便示意萧旷出来说话。

萧旷瞧了眼堂屋内的沈童,小声问道:“娘您喊我出来做什么?”

窦氏拉他远离门口,到了坐在里面的人看不见的地方,取出封信:“今天你们在外面时,有封信送来,说是小侯爷给阿童的。”

萧旷略一皱眉:“娘,这信您怎么留下了。”

窦氏白他一眼:“我又不想留下,本是想给你的,结果你们一回家就关起门来,喊吃饭了才出来。”

萧旷微露窘色,轻咳一声后道:“这封信是书岩给阿童的,您直接给她就好了啊。”

窦氏压低声音道:“阿旷,我觉着不太对劲,说是小侯爷送来的,但送信来的是个生面孔,不是侯府跑腿的,而且小侯爷要有个什么事让人传个话就是了,为啥还要特地写信?你看看这是小侯爷的字么?”

萧旷接过信看了眼,发觉上面的字极为灵秀潇洒,笔力老练,还真不是沈书岩的字迹,也不像女子所书。但他对窦氏没有露出半分异样,只淡然道:“是书岩的字。”

窦氏半信半疑:“是么?”

萧旷点点头,又道:“娘,以后阿童的信别给我,直接让人送去我们屋里就是。”

窦氏不以为然道:“给你和给她不是一样?”

萧旷摇摇头:“不一样。”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窦氏答应了,又道,“还有件事,阿童饭吃得不多,是不是菜不对她胃口?”

萧旷道:“她没说啊。”

窦氏谴责地瞪他一眼:“她自己当然不会说,但一顿饭就吃了小半个馒头和几筷子豆角,猫都比她吃得多,这哪里像是觉得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