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分了一些小麦的,林三弟那边也给搬弄了三十斤过来,一家子包一顿肉包子,那还真不是啥事。
肉包子做了不少,吃不完的话就笸箩里,想吃了,那就去蒸一蒸,容易得很。
从分肉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那一家子都是吃得油光水滑的。
猪大肠,猪肚,还有猪头这些全部都吃完了。
就剩下五花肉,瘦肉,排骨这些了。
周晓梅跟苏大林是大年三十这天才来的。
今年夫妻俩也都来乡下过了,带了他们俩的口粮过来,另外还有一只鸡,跟一篮子鸡蛋,鱼也是有一网兜。
鸡蛋跟鱼分了一半过去给周三嫂,其他的就全都留在这边了。
现在小苏逊还有在喝奶,胃口很是不小,周三嫂一个人要奶两个,那还真挺不容易。
不过小苏逊现在月份也不小了,已经可以开始吃米糊糊了。
“四嫂,今年你可要有准备,我二姐可能要借钱。”周晓梅私底下,就跟她四嫂说道。
林青禾一愣:“借什么钱?”
“我二姐家跟她妯娌大打了一架,二姐夫都被他大哥打破了头。”周晓梅说道。
“啥?”林青禾楞了一下。
老周家这边可一点消息都没听说,就问周晓梅是怎么知道的。
周晓梅有点不好意思,小声道:“我过去医院拿套子的时候,刚好撞见二姐的,所以才知道这个事。”
然后她二姐就跟她说了要分家搬出去的想法,只是钱不大够,问她能不能借一点?
周晓梅就说她可以借她三十块钱。
但是三十块钱哪里够,毕竟她二姐一共有五个孩子,可是一点都不小了,跟林三弟那边不一样,哪怕孩子也是四个,但都还小呢,一个十几平方的也够住了。
“看看到时候缺多少钱吧,我这边可以借她一点。”林青禾倒是没说啥。
事实上老周家这前边两个姑子,跟她感情也就一般,她们跟周大嫂周二嫂两个先进门的关系更好些。
但亲戚间的,要是开口了,那借也就借些,而且她弟那边都借了,这边要是不借,也说不过去。
因为听了周晓梅说的这事,所以大年初二这天,林青禾跟周青柏就没跟往年那样过去城里玩。
明天初三了再去也行,今天就留在家里等着前边两位姑子上门来做客了。
周晓梅说的也没错,周二姑是想回娘家借一点的,因为她婆家那边偏着大房,以后二老也跟着大房,所以这一次打架,二老偏着的也是大房。
这次周二姑提出分家,二老就说要分出去可以,以后也得孝敬,而且分出去了,也只能跟分一点粮食跟几十块钱,多的那是没有的。
但即便是这样,周二姑也是要分的。
她已经完全不想待在那个家了。
至于以后孝敬,那给她等着吧,看她孝敬不孝敬这两个老人!
周大姑跟周二姑的性子,其实都是有些面的,跟周晓梅这个小妹不同,周晓梅有些泼辣。
但前边两个真是有些面团性子,林青禾不大喜欢这样的老好人,难以招架。
所以来往比较少,哪怕是在这之前,她跟周青柏带孩子们去城里玩,那都是直接给了周父周母粮食跟菜色,让他们过去老周家那边招待的。
但是这一次周二姑回来,林青禾看她这样子是真下了决心的,能把老实人逼成这样,那也的确是可以的。
就周二姑自己回来,其他都没回来。
林青禾借了她五十块钱,说道:“等二姑姐你跟二姑丈要搬出来了,到时候可以过来找青柏,他可以去帮你们看看还有没有砖瓦。”
周二姑也应下了。
这回她没有回娘家搬救兵过去,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大人可以不在乎,但是还有五个孩子们呢。
不过这一次搬出来,她就打算起个砖瓦房,叫她婆家其他人看看,她娘家也不是没人,哪怕不给分多少钱,她娘家也有!
要不然也不用回来借这么多钱。
这一次周晓梅借了她三十,林青禾借了五十,周大嫂跟周二嫂都是二十,周三嫂借了十块钱,周大姑也是借了十块钱,她那边条件也是一般,能借十块钱就很不错了。
周母那边肯定也是给了一些的,但给多少林青禾等人没人去问。
其实周母给得还真不多,就给借了二十块钱,这钱也是要还的,不是给的。
周母很坦然表示这钱她跟周父是要攒着当老本的,其实是打算留着以后给大娃哥几个娶媳妇用。
哪怕林青禾都说过了,用不上,但是钱留着以后要用也不至于着急不是?
老人家都这样未雨绸缪,不喜欢那套今朝有酒今朝醉。
不过给了这么多钱,那也还是不够的,但是娘家这边能给借这么多,那就很不错了。
剩下的,还需要周二姑去她们村里跟交好的人家借。
而这时候,也体现出在村里人缘好的好处来了,真有啥急用,左邻右舍还是会看人品给支援一点的。
第一百八十九章 保媒
抛开了周二姑的这个事,过年大家伙还是特别高兴的。
今年新年三娃新得了一双袜子,心情也是没得飞起来,他可是心心念念了好久,不过他娘始终没舍得给做就是了。
没想到早给做了,就是给他留着呢。
林青禾也是趁机又教训了一番这小屁孩,叫他知道知道,东西可不是闹腾就有的,该有的时候自然就会有了。
初二留着等周二姑回来,初三一家子就出门了。
今年大娃个头串得有点快,所以林青禾又去老林家借用了一辆,周青柏带着大娃跟二娃,林青禾就带着三娃。
一家子两辆自行车过来城里玩了一把。
对于她家每年过年都要进城玩一玩的做法,村里人以前是摇头说林青禾不会过日子。
但是打从林青禾升级成为林老师后,那大伙又是另一个说法了。
男人羡慕周青柏,孩子们羡慕大娃哥几个。
这生活才叫生活,这日子才叫日子啊!
玩了一天,该照的照片照了,该下的馆子也下了,电影也看过了,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娘,以前的照片呢?你给我拿,我想看。”一到家,二娃就说道。
过了年,这小子就八岁了。
林青禾还记得她刚来的时候,那时候二娃才三岁,才那么大一丁点。
不说他了,就是大娃也是一样的,比现在三娃都小了不少。
三娃虽然过了年也才六岁,不过个头得比之前他大哥在这个岁数的时候高一截。
谁叫她来的时候,三娃还小呢,后边营养跟得上,个头自然就拔得快了。
当然现在大娃也一点都不矮就是了。
去给他们拿了以前的照片,哥几个就围在一起开始看了。
“我以前长这样的吗。”三娃最小的一张照片是两岁的时候,那是林青禾来这的第一个年,也是去城里过的,自然也照了相。
虽然不是头一次看以前照片了,但是兄弟几个还是围在一起好稀奇的样子,看一次就要说一次,我以前长这样的吗。
周晓梅跟苏大林过来的时候,那都是围着一起看了照片的。
尤其是周晓梅,真是服气的,这一年就必须要去照一次相,这可真是奢侈啊。
这时候照相也一点都不便宜,一次这么多张,少说也得几十块钱啊。
差不多是苏大林一个月的工资了。
服气不服气的林青禾是不管的,但是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才几十块钱,她干啥不花?
生活也不全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候是需要一些仪式感来增加家里的幸福感的。
这一转眼,七四年的春节就过去了。
冬小麦之后,春耕之前,这是农家人一年到头最闲的时候,不少人都是挑好了日子结婚的。
正月十五这天,林青禾给煮了一锅汤圆当早饭吃。
芝麻花生馅的汤圆吃得大娃哥几个都是心满意足,林青禾也是闲得慌,没办法,要她一整天地都去看书她真看不了,做些好吃的,也权当是调解调解情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