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京禧沉默片刻,才道,“随我来。”
他带着闻砚桐进了房中,并没有立刻说话,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口。
闻砚桐便忍不住问道,“怎么了?”
池京禧沉吟片刻,才慢慢道,“杨儿身上的病是传染病疫。”
这个她早就料到了,愣了愣,问道,“祎北城中,应该有不少吧。”
“今日才给我报的数,染上这红斑病的一共有七十余人,死亡六人,只是目前尚不确定是否准确。”池京禧道。
他面容沉静,“我们宅中染病八人,现在已经隔离在后院,你……”
“你想问问我有没有染上?”闻砚桐道。
其实问也是多余,因为闻砚桐接触牧杨最频繁的一个,所以若是牧杨带来的传染病,定然第一个传给闻砚桐。
闻砚桐撸起袖子,双臂白白嫩嫩,什么都没有。
但也难保身上其他地方没有,不过闻砚桐在意的不是这些,她一把抓住池京禧的手,问道,“我们宅中或者是城中染病的人,除了身上长红斑之外,有没有其他明显的病状?”
池京禧道,“还在调查中。”
闻砚桐只觉得胸闷的厉害,除了叹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池京禧叮嘱闻砚桐暂时在房中待着,喝药预防,不准她再与牧杨见面。
闻砚桐只能一一应了,池京禧怕自己身上也有病种,也没跟闻砚桐多待,说完就让她回去了。
当夜池京禧彻夜未眠,房中的灯一直亮到天明。牧杨则是抱着牧渊从朝歌千里迢迢寄来的书信,枕着眼角的泪水入眠。
闻砚桐睡的也不踏实,一晚上醒了好些次,最后有些睡不着,开了房间的窗子趴在上面,朝天上看。
天上满是繁星,像缓慢流动的银河一般,融进夜色的宁静里。
明日应该会是个晴朗天。
闻砚桐默默想。
作者有话要说:【牧渊的信】:
吾儿,战场退敌军是英雄,城中守百姓亦是英雄。
平安归来,既往不咎。
故事中我能给桐桐开金手指递上一碗神仙药,但是现实中却只能寄托于在前线战斗的医护人员,
愿春天带来万物复苏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健康和繁华。
第120章
隔日闻砚桐是被雨声吵醒的。
连续多日的高温, 祎北城终于迎来了一场倾盆大雨,为酷暑夏日带来了一阵清凉。
阴天让屋内变得潮湿,闻砚桐下了榻推开窗子往外看,就见大雨跟连串的珠子似的往下砸, 落在房顶上都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天空一片阴霾, 像是起了雾, 灰蒙蒙的。
不是晴天。闻砚桐站在窗边, 风卷着雨偶尔落在她的脸上, 冰冰凉凉的。
满眼的阴色让闻砚桐的心情也变得低落,连出门的**都没有。池京禧也派了侍女为她检查身上是否有红斑。好在闻砚桐比较幸运, 即便是经常与牧杨接触, 也没有染上红斑病。
当日的饭是下人直接端进房中, 放下后便匆匆离去。
宅中已经有不少人得了红斑病, 知道这是传染病之后,下人们更是战战兢兢不敢与人多接触。池京禧为了防止病疫的蔓延,只能将患病的人全部隔离在后院,同时也让侍卫去查城中究竟有多少人患病。
祎北城一下子封锁了,不准再有人出入,将士们分散开来,在城中挨家挨户的查患病人数。
这场大雨给祎北城蒙上灰色的外皮, 昔日的繁华在短短的一日之内变得萧索,街上不见寻常百姓,只有士兵撑着伞来回巡逻。
病疫的事一传千里,池京禧将消息上报给了皇上。
很快的, 傅盛牧渊等人都知晓了此事,傅盛尚能沉住气,牧渊却是死活都坐不住了。
他先是向皇上请奏前往祎北,但是被请求被驳回了。
牧渊急得抓耳挠腮,回到府中更是坐立难安,背着小包裹就要出发,谁知道皇帝深深了解他的尿性,就知道他会偷偷离开,事前派了人守在将军府周围。
经历了爬墙、伪装各种出逃失败之后,牧渊又闷着头冲进了皇宫里。
赶去的时候傅盛正在与皇帝议事,牧渊一进殿内就闹着要去祎北,脸红脖子粗的跟皇帝争论。
傅盛一如既往的沉稳,劝道,“牧将军先冷静。”
牧渊急眼,“我怎么冷静!我儿子患上重病,这会儿生命垂危了!我现在急得恨不得飞到祎北去!”
他嗓门极大,跟装了个喇叭似的,但是皇帝和傅盛早已习惯,面色如常。
傅盛道,“牧将军会医术?”
牧渊愣了愣,梗着脖子道,“不会!如何?”
“那你着急去祎北作何?趴在你儿子床边给他声援?”傅盛又道。
牧渊一向辩不过傅盛,气得鼻子喘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