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71)

大家都纷纷说是。

裴静姝又道:“说起来还得多感谢刘支书,如果不是刘支书的决断,也召集不了这么多人。”

她很感激刘支书在最关键的时候能挺身而出,还带着整个生产队的人追到了几十里外的陌生地方,这样的魄力让人尊敬。

“我哪有什么决断,今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才挽回了悲剧。不过若真要谢,也得谢谢小谢,他今天帮了我们许多。”刘支书道。

“那小谢是个不错的青年,静姝可以考虑一下。”丁大嫂玩笑道。

裴静姝有些无力,“你们别乱开玩笑,不然闹得尴尬,我更喜欢一个人生活。”

“你们就别打趣她了,人家小谢那样的家庭,哪里看得上我们这种穷乡下人?”杨孟英也道,不过语气却难掩高兴。

“我们的静姝可不是普通的乡下人,那城里也未必就有我们静姝有钱能干,模样就更不必说了。”刘二娘也来凑热闹。

“那天小谢不是还说,你们要是帮他把这么亲说成了,他要给一份丰厚的媒婆大礼么?你们这些做媒的,可要努力劝说了。”李大爷高声道。他今年五十多了,不过性格很好,人也热心,比年轻人还要活跃,这次还跟着跑去了那人贩子的家里。

裴静姝摇了摇头,她现在的身份还没过几天单身生活呢,这群人就开始替她着急了。

张慧英道:“你们可别再说了,幺妹的脸都成红番茄了。”

裴静姝:这大晚上的,只能勉强看清石板路,谁还能看得清脸色?

不过任由他们这么玩笑下去也不是办法,裴静姝只好说道:“我和顾明轩虽然聚少离多,但毕竟是多年夫妻,他也才走没多久,我暂时还不想开启下一段感情,只想和珊珊好好过日子。等今后我放得下了,再找你们帮我做媒。”

说起来这农村的思想倒也没她想得那么古板,死了配偶改嫁在农村非常普遍,大家也不觉得有多奇怪。甚至有人死了配偶,没几天就有媒婆上门说亲。

裴静姝观察了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大概也跟当下的经济条件挂钩的。无论家中死了丈夫还是妻子,少了一个人,家里会多出很多活。一个女人带小孩辛苦,一个男人带小孩也一样辛苦,很多单亲爸爸带出来的小孩像个小乞丐,浑身脏兮兮的不说,也不知道多久才给小孩洗一次澡,小孩生病了也不能及时察觉。单亲妈妈带孩子更穷,大部分女性同胞挣的工分都不多,养活自己都难,更别说还要抚养一个小孩了。

所以,对丧偶的青年人,大家都鼓励再婚。

听裴静姝这么说,众人都不免唏嘘,没想到这裴幺妹竟然这么有情有义。

“话虽是这么说,但你也不能这样一辈子不嫁啊!今后珊珊长大了,她也是要嫁人的,等你老了,谁来照顾你?”李大娘劝道。

其实要说裴静姝和顾明轩有多好的感情,众人还真想不出来。这两人当初也是别人做媒才结的亲,结婚之后,顾明轩常年在外,一年到头回来的次数少之又少,裴静姝以前只知吃穿,两口子能有多深的感情?

再说,前段时间还传出裴静姝和叶云岑的风流事,虽然也有人说这是夏金桂故意到处乱说的,但裴静姝和叶云岑那段时间确实走得很近。

至于后来裴静姝为什么拿了钱却没和叶云岑去城里,这事就没人知道了。

“那还早着呢,今后的事情今后再看吧,我暂时没有再婚的打算。”

听裴静姝说得这么绝对,大家不免一阵惋惜,谢昀多好的人,又在供销社工作,家庭条件又好,还不嫌弃裴静姝结过婚生过子……唉,哪想裴静姝竟然还念着旧情。

到了承山大队的地界后,一群人便都各自散去,临走前裴静姝道:“今天这顿饭大家没吃舒坦,改天我再请各位好好吃一顿。”

回到金沟村,何婆婆果然还在裴静姝的新厨房里,她正往灶炉里扔柴火,“你们终于回来了?我听小江说你们在后面,就给你们烧点热水。”

裴静姝谢过何婆婆,让她回去休息。顾珊珊抱着裴静姝的腿,腻歪地叫着“妈妈”,那小模样十分雀跃。

外面摆着的那些没吃完的东西全都挪到了房间里,窦晓霞和裴静龙去做饭,他们现在才到家,晚上也没吃什么,还走了那么多路,现在正饿得前胸贴后背。

杨孟英拿起桌上两小孩没吃完的蛋糕咬了一口,“我的闺女啊,今后你还是不要逞英雄了,今天算你们运气好,没遇上那些凶的,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不求别的,就求你们一个个平平安安,我这辈子就阿弥陀佛了。”

说着,她还双手合十,仰着头对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念叨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