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1050)

“那卞大人以为,崖壁上有什么?”蒋慕渊道。

卞大人一拍脑袋:“孙璧造反的证据!

只是七殿下没有爬到崖壁顶上,证据没有拿到手里,而他又受重伤要休养,三殿下不敢打草惊蛇,只当全当不知,一直拖延,但孙璧以为已经暴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动手!可他还是棋差一招,被两位殿下察觉脱身。

能藏在山上的证据……

秘密的山道吧,里面藏了孙璧的私兵、或是造反的本钱。

不仅仅如此,南陵本就是董之望的一言堂,孙璧和董之望在一条船上,他们要养私兵,要藏银子,不用这么小心翼翼藏到山道里。

可还是开了山道,是了,采矿!山里必定是有矿!”

卞大人越说越激动,拍着几子就站了起来,他连抽了好几口气,才想到这是蒋慕渊的地方,赶紧收敛着赔礼。

蒋慕渊没有计较他的失态,道:“听卞大人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十分在理,先前对于孙璧和董之望造反前后的一些怪异之处,不由也茅塞顿开。

这两人造反真不简单,原来还有矿产牵扯其中,这一事要紧,我明日就送折子回京,禀告圣上这一可能。”

卞大人忙谦虚了几句,背过身抹了抹额头上因激动而泌出来的薄汗,心说小公爷果然看事情细致又周全,明明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儿,可他先前都没有想明白这一环一环的内情,今日叫小公爷点了几处关卡,他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了。

看得多、想得多,这都不是本事,能从每一件事情上,察觉到别人想不到的点,这才是真的厉害。

卞大人想,若不是蒋慕渊问了其中几处,他再去推测,恐怕直到打下了南陵,他们都不知道山里十之八九有矿。

这厢卞大人感叹蒋慕渊厉害,那厢蒋慕渊暗想卞大人合作。

开矿一事,蒋慕渊不方便直接跟余将军等人挑明,他只能来一步步引卞大人,而卞大人的思路也很好的跟着蒋慕渊转了,就这么把蒋慕渊需要的消息都给圆出来了。

当然,蒋慕渊最需要的不是开矿的消息,他要让卞大人等人一块,通过猜测矿产分部而推断孙睿、孙禛的落脚之处。

等孙睿自己冒出来,哪有蒋慕渊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方便。

第811章 玩笑

卞大人还在琢磨孙璧开矿一事,他搓了搓手,道:“南陵私自开采矿脉,可见造反之心已久,但显然也没有做好起兵的准备,若不是孙璧做贼心虚,自认为叫两位殿下看出了端倪,他和董之望也不会匆匆忙忙就动手。

可这事儿说来也就怪了,按说他们私底下在做这等见不得光的事儿,先前朝廷来查办老郭婆时,他们应该配合,早些查完,早些安心。

偏偏董之望要硬拖着,拖成了现在这个局面,不应该啊……”

卞大人的这番推测极有道理,换作任何一个人,在自身羽翼未丰、准备不足的时候,都不会把马脚露出来。

刑部来查老郭婆,董之望不说合作吧,也没有必要拖后腿,让刑部的人在南陵境内待上那么久,时间越长,越容易出岔子。

还是说,老郭婆真的牵扯在南陵造反之中,且还是个要紧角色?

卞大人觉得未必,真若是那般要紧,董之望把老郭婆护起来,刑部还能找着人?

若是不要紧,扔出来做个替死鬼,也就结了。

蒋慕渊闻言,道:“卞大人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

可我们不是董之望,也许是他在南陵蛮横惯了,一定要下刑部的脸面也未必。

只是这其中也生出了另一个不解之谜——谁要杀老郭婆。

不可能是孙璧和董之望,老郭婆在押送途中死在南陵,朝廷不可能不严查,查了十之八九会出事,他们不会那么蠢。”

卞大人倒吸了一口气,拧眉道:“莫不是老郭婆买卖孩子的上线?既然老郭婆已经暴露了,等她供出孩子去向,不如先下手为强,只是那人也没有想到,收拾了一个老郭婆,竟然引出了孙璧造反。”

蒋慕渊浅浅笑了笑,他是知道答案的,动手的是孙睿,但这个答案,他无法给卞大人,卞大人也断断不会往孙睿身上猜。

这不是卞大人脑子不好使,而是身份使然,这是他的盲点。

让卞大人猜是孙睿在背后设计了这一切,比让他才孙睿害孙禛还难。

兄弟倾轧,真说起来,为了龙椅,一母同胞和异母兄弟,也有你死我活的,真到了圣上体弱之时,这些小心思算盘在朝臣之间必然打得风生水起,可南陵的事儿不一样。

孙璧和董之望行事如此隐秘,孙睿怎么会知道孙璧要造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