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人苦笑:“太师您知道的,原本该是我往南陵去,只因当时家中状况,由老卞代我出行,结果先是截囚后又围城。
也就是老卞活络,老天保佑,叫他两次都脱了身,换作是我,指不定已经死在南陵了。
可老卞虽脱身了,三司还有那么多官员被困在南陵城,他们怎么办?
我说句大逆不道的,两位殿下是圣上的儿子,他们回来了,圣上就不想打了,但三司的官员也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哎!”
人命生来就有贵贱,皇子与官员自然不同,其实这等道理,他们都是明白的,就是心里过不去。
傅太师沉默了一阵,道:“国库的状况,二位心里也明白,若是拖久了,我们再交两年俸银也未必管用。老夫也不想半途而废,眼下请大殿下与小公爷回京也不失为一个法子,能不能速战,我们谁说了都不算,要让小公爷来说。”
关大人与吕大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再是一腔热血,他们也不是前线的将士,拿什么去说服圣上打?
蒋慕渊若说能打,他们再敲敲边鼓,那还有戏。
要是蒋慕渊都觉得短时间内打不下南陵,他们再强求,又是靠谁的性命去填南陵的崇山峻岭?
送走了两位侍郎,傅太师背着手站了一会儿。
孙璧留着那些官员的性命是为了必要时拿来与朝廷谈条件的,若真兵临城下,三司官员是生是死,谁也说不好。
吕大人其实也清楚,可什么都不作,放任着,良心上又过不去。
做人难呐,做掌握了别人命运的官员难,做决定朝政的君王,太难了。
傅太师清楚圣上有圣上的无奈,可这仗,还是该打的。
他关上了窗户,唤了人进来:“带些口信给听风。”
第830章 长脖子
晚风徐徐。
园子里有几盆菊花开了,香气淡淡,沁人心脾。
顾云锦和寿安走走停停,一面观花,一面消食。
京中书局出了最新的话本子,寿安看了很是喜欢,正絮絮说给顾云锦听,故事本就轻松,寿安边说边笑,带的顾云锦也不住笑。
抚冬远远寻过来,说是听风有话要禀。
寿安郡主眼珠子一转,挽着顾云锦的手,仰着头看她:“这个时辰听风还特特来禀,定然是要紧事儿,我先来猜猜,莫不是哥哥的家书送到了?我们都晓得嫂嫂盼着呢,便是三更天也要交到你手里。”
这话说得俏皮,几个丫鬟婆子都没有忍住,捂着嘴笑。
顾云锦嗔了寿安一眼,弯着眼儿也笑了。
寿安就是逗她玩儿呢,蒋慕渊的家书前几日才刚刚送抵,哪会这么快又送回来一封,必然是其他事情。
听风过来问了安,道:“夫人、郡主,下午时圣上下诏,召大殿下与我们爷即刻回京。”
顾云锦闻言,心扑通重重跳了跳,急忙道:“当真?”
“诏书已经出京了,是真的,”听风道,“圣上让我们爷回来仔细说说军情。”
边上的寿安欢呼了一声,笑盈盈的:“嫂嫂都高兴得回不过神来了。”
顾云锦眨了眨眼睛。
一瞬间,她的想法颇多,只是园子里人多,寿安也不知道南陵的事儿,顾云锦就不能细细问听风。
她心里盘旋的还是南陵的战事。
且不说大殿下,圣上让蒋慕渊回京,除了听他说军情之外,是不是也意味着,御书房里不想一味强硬进攻到底了呢?
这种担忧,顾云锦其实早就有了,在蒋慕渊离京前,他们夫妻也有探讨过这一点。
南下出兵,不可能不救孙睿与孙禛,甚至这两位皇子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可一旦把人救回来了,之后战事要怎么打,就要看圣上的意思了。
寿安急性子,笑嘻嘻道:“我自与伯娘报信去,嫂嫂先在这儿,对着花月欢喜欢喜。”
顾云锦啼笑皆非,待寿安带着人走远了,她才压着声问听风:“圣上那儿还透了什么消息没有?回京述职后继续回前线,还是……”
以前也不是没有来回奔波的旧例,无论是在两湖治水,还是北境举兵时,蒋慕渊都被召回面圣,后又急匆匆赶回去。
听风轻声道:“目前还没有一个准话,但傅太师让人给奴才带了口信,他老大人揣摩圣意,猜测圣上恐怕不愿继续强攻。”
顾云锦颔首表示知道了。
看来,蒋慕渊与圣上的意见必然相左。
蒋慕渊是主张打到底的,此番回京,对他而言未必是好事。
那么这一次,是像前一回打北狄一样,在圣上传召的旨意到达之前一击破敌,还是暂且回京再做打算?
思及此处,顾云锦的心沉了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