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慕渊道:“南陵刚刚有所进展,并没有擒下孙璧和董之望,若能再拖蜀地些时日……”
“乔靖不傻,”圣上看过来,道,“机不可失。”
蒋慕渊又何尝不知道。
离前世蜀地兴兵,还有一年半光景,蜀地里头还在磕磕绊绊的,但乔蕴的死给了蜀地发难的理由,而朝廷还被南陵拖着,不能全力对付蜀地,这对蜀地是个好机会。
一旦错过了,可就没有人帮蜀地牵扯兵力了。
“能用上的兵力、补给状况,你写个折子上来,朕琢磨琢磨,时间恐不多了。”圣上交代道。
蒋慕渊颔首应了,起身告退。
见圣上脸上阴郁未消,蒋慕渊想了想,道:“乔蕴死得确实不是时候,但好在余将军那儿有收获,进逼南陵城,就算一下子咬不死孙璧和董之望,也能让他们分身乏术,无法与蜀地夹击。”
圣上听罢,哼了声:“他死得倒是巧。”
蒋慕渊拱手退出来,往文英殿方向看了一眼,心说,可不就是巧嘛。
巧得他都不信是巧合了。
文英殿里,自是得了消息了。
孙宣不在,他往驿馆处理乔蕴的事儿去了。
几位大臣交头接耳在低声说事情,孙睿兄弟几个倒是安静,各自看着折子。
孙禛有些闲不住,他倒是想说话,却寻不到人说,只能干坐着,见蒋慕渊回来,他眉宇一扬:“阿渊回来了?父皇怎么说?”
蒋慕渊的视线从孙睿身上划过,道:“圣上让五殿下先查乔蕴的死因。”
这话早有内侍来传过了。
蒋慕渊并不提蜀地的乱象,全当没有这事儿,却一直紧锁着眉头。
待散了值,蒋慕渊慢慢往外走,刚出了宫门,孙祈就赶了上来。
“我看阿渊神色凝重,莫非乔蕴的死里还另有文章?”孙祈压着声,问道。
蒋慕渊看向孙祈,道:“殿下,乔蕴的死可不是什么好事,后头问题很多。”
孙祈的面上满是惊讶,他追问了两句,蒋慕渊都没有给明确说法,只能怏怏作罢。
蒋慕渊心里倒有了个底——此事与孙祈无关。
他对孙祈也有些了解,看得出对方神色里的真真假假,今儿就是故意引孙祈来问话的,可能性就这么几个,排除掉一个,剩下的就更明显了。
乔蕴一直病怏怏的,身边又有人看着,他便是自杀,也会在死透前被人救回来。
可他还是死了,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凉了,可见是有人安排妥当了。
孙祈是盼着孙宣倒霉,但他没有动过乔蕴。
孙淼和孙骆决计不会去掺合这些,至于孙禛,他有胆子做,也断断瞒不过孙睿的眼睛,做成了,亦等于是孙睿默许了的。
数来数去,越发像孙睿的手笔。
只是,卡在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时候,孙睿哪里来的信心能打下蜀地?
反正,蒋慕渊不看好,前世他打过蜀地,他知道这一仗有多难打,持续数年,拿无数性命填进去的战事,最后胜了,胜得壮烈无比,胜得百姓疾苦,根本缓不过来气。
眼下的条件其实比前世还要艰难。
重建两湖、收复北境、打南陵,多少银子投进去,便是开源节流,两湖经济才刚刚有些起色,南陵那么多矿产还在山里埋着,远没有换作银子和兵器,此刻再兴蜀地战事,哪儿来的兵、哪儿来的钱?
还是说,打多久、以多大的代价去打,孙睿根本不在乎?
“疯子……”蒋慕渊低低念了声。
第885章 糊涂事
翌日的京城,满大街都是敲锣打鼓的声音。
皇榜出了,状元、榜眼、探花郎,各归各位。
参加殿试的都是贡士,不管好与不好,总归有个三甲之名,赐同进士出身,此番倒也没有落榜的考生痛哭哀嚎。
可京中气氛,却不及前回火热,大伙儿谈论的除了三甲,还有乔蕴的死。
哪怕百姓们意识不到乔蕴的生死会带来什么后果,可就是爱说,人命官司与爱恨情仇一样,能吸引无数人的关注。
蒋慕渊听了会儿,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起身进宫去。
他昨日回府前,先去了驿馆,里头人挤人的,各个神色严肃。
乔蕴的遗体还没有挪动,依旧躺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孙宣见蒋慕渊来了,让人带着蒋慕渊查看了一番,蒋慕渊琢磨着,孙宣的脸色比死了的乔蕴还差。
这也怪不得。
如此大事压下来,就算孙宣不知道蜀地状况,也清楚自个儿要倒大霉。
蒋慕渊寻了绍方德,绍府尹正与纪尚书、刑部吕侍郎一块,低声交谈着。
彼此见礼,蒋慕渊与纪尚书道“圣上点榜时,我正好在,致诚兄得了二甲头名,我先给老大人道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