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1180)

孙禛心里很不舒坦,似乎是发泄一般,他说话不讲究起来:“哪里去寻?真落下了山谷,骨头都剩不下,要我说,还不如落到乔靖手里,命保不住,好歹打下蜀地了,阿渊还能把他带回来。生死有个明数,也省的家里长长久久记挂,连摆不摆牌位都吃不准。”

几句话,说得文英殿里落针可闻。

众位大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人做声。

虽然是这么个道理吧,但这么难听的话,谁能直白说呢?

孙禛却不管,整个人靠坐在椅子上,略略活动了一下肩关节。

很不舒服,尤其是近来又热又潮,这胳膊没比冬天舒坦多少。

他抿着唇,暗暗骂夏太医“庸医”。

待散值了,孙宣去看望陶昭仪,行至一半,突的落了雨,虽备了伞,还是淋湿了大半。

陶昭仪近来情绪不好,见他淋了雨,少不得又要怪天怪地。

孙宣打岔,道:“今儿文英殿里,我听了听,静阳宫那对兄弟怕是都有心结。”

陶昭仪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忙问了经过,又道:“母妃原就想,那虞氏本就得宠,又有三个儿子,彼此照应,比你一个人强太多了,他们内里若是乱了,真是再好不过。”

“孙祈定也瞧出些端倪,才会这么与孙禛说,”孙宣安慰一般握住了陶昭仪的手,“母妃,您千万莫急,他们一年两年安稳,断不会五年六年还安稳,孙祈比我着急,他不会让静阳宫齐心的。”

“母妃是担心你……”陶昭仪叹道。

皇位之争,孙宣本就没有优势,她娘家也提供不了什么。

召封王、总兵等子嗣进京,这是双刃剑,孙宣一早清楚,只不过这一招恰好落在圣上的心坎上,为了讨圣上喜欢,孙宣才这么提了。

如今出了差池,罪过也都由孙宣背。

外头那么多的不满,说到底不过是有人落井下石,借机打压孙宣,陶昭仪岂会不心焦?

“那也要弄明白,到底是大殿下还是三殿下……”陶昭仪急急道,“都说二殿下、四殿下不争不抢的,可谁能保证呢,此一时彼一时,哪怕从前无心,如今……”

孙宣冲她摆了摆手:“谁都一样,母妃,我现在轻易动不得,收复蜀地若是顺利还好说,若是不顺,后头事儿还多着呢。”

第911章 霞关

孙宣清楚如今局面对他不利,此时他若再有不合适的举动,被人抓着了鞭子,恐越发难以起势。

那么一来,皇位之争,他就彻底落在其他人后头了。

这些时日,不管心里多么着急,他都知道不能乱,更是不能内乱。

孙宣能管住自己,可他担心陶昭仪。

陶昭仪在后宫多年,能有今日的地位,自然不是愣头青,可母妃太看重他了,关心则乱,指不定就上了别人的当。

孙宣费了好些口舌来安抚陶昭仪,让她务必冷静小心,莫要着了别人的道。

总归是多做多错,眼下,不做反而更好。

“至于前头战事,”孙宣笑了笑,“我们除了盼着将士们早早凯旋而归,并无其他法子,那不是我们能插手的地方。肃宁伯打过很多仗,若连他都啃不动乔靖,这满朝上下,谁也不行了。”

陶昭仪长叹了一口气:“肃宁伯府祖上便军功赫赫,伯爷有东异战功,此番再打下蜀地,程家晋为公府也不是不可能。原本,这样的人物该是我们极力拉拢的,可若是程晋之回不来……”

肃宁伯不胜,孙宣麻烦大了,但要是胜了,这样的人不为己方所用,又不知道会站到谁的身后去……

孙宣道:“您可千万别这么想,外头的老百姓弄不清蜀地状况、被人牵着鼻子走,肃宁伯府定不会那样。

若我不是个能扶得起的,他们不会选我;可要是我有足够的能力取信百官,肃宁伯也不会因为程晋之的生死而弃了我。”

陶昭仪听进去了,重重点了点头。

孙宣又道:“就近日的军报来看,若无意外,孙璧和董之望撑不了太久了,一旦南陵收复,孙祈极有可能要做一番文章,涨一涨名望。

他要出风头,就会惹上孙睿。

母妃,我们隔山观虎斗,只管让他们先争去,不用去掺合。

至于父皇那儿,您就跟从前似的送点心送汤水,正事儿一句不问也一句不说,我们这点儿心思,哪里能在父皇面前搬弄?”

陶昭仪看着自个儿儿子,道:“你说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母妃相信,你最终能得百官、百姓信赖,能获你父皇期待。”

母子两人达成了共识,也叫孙睿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京城,因着落雨,天色几乎全暗了,而霞关上,天边还缀着些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