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1202)

只是,顾家其实也没有答案。

前头余将军才攻下了南陵城,军情紧急,心急火燎就送喜报回京了,后续的整理工作还来不及展开,如何能提现在第一时间送往宫里的折子上。

现如今,也只有等着了,所有人都翘首盼着,等驿官快马加鞭从南城门入京,带来更多好消息。

陆陆续续的,余将军送了好几封折子进京,全部呈到了文英殿。

派出去搜寻董之望的将士暂且还没有收获,崇山峻岭之中搜捕个把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孙璧扣押在郡王府里,这一位虽因反叛被圣上削爵,但毕竟姓孙,是正儿八经的皇家人,余将军不至于苛待他,他们大军打进来,只抓人收地,怎么处理这一位,那是朝廷的事儿。

眼下,南陵那边要等着圣上的讯息,确定如何押送孙璧返京。

此事要紧,孙璧兵败,但还跑了个董之望,天晓得整个南陵还有没有他们的追随者,要豁出命去在半路上截囚。

再跟前回押送那老郭婆时一样来一回,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孙祈在看新送来的折子,上头写着,董之望心思歹毒,在上一回出城夜袭失败、自知再无抵抗之力时,把前后两批到南陵查案的官员杀了大半。

在孙祈看来,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

当日孙璧起兵,孙睿和孙禛逃出南陵城时,那些被留在其中的官员就已经没有活路了。

最好的结果是被董之望拿来和朝廷谈条件,不想谈了就直接杀,余将军收复南陵后能替他们收个全尸、送回祖籍安葬,不至于客死异乡、魂无归路,已是难得。

可清楚归清楚,看到上头长长数列确定已经遇难的官员名姓,孙祈还是抬眼看了看静阳宫那两兄弟。

以御史言官们的性子,这事儿少不得好好写一写、骂一骂,只要他引导得当,孙睿虽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名声上定会受损,与孙宣因蜀地造反受挫一样。

有这些朝廷要事在前,孙祈因为后院女人纷争被参的那几本折子根本就不算什么事儿了。

这么一想,他把手上的折子递给了孙睿,道:“只有几个活络的从驿馆逃脱,这些时日躲在好心的老百姓家里,躲过了董之望的毒手。”

孙睿点了点头,淡淡道:“不是哪个都有卞大人的好运气。”

孙禛过来,睨了眼折子上的名单,咬牙骂了孙璧和董之望一通。

文英殿里,没人拦他要他谨言慎行,连孙睿都没有管他。

孙禛骂了不少,脾气上来了嘴上也不注意,殿内最不缺的就是心眼多的人,在座的官员们都听得明白。

比起可惜那些鲜活的生命,孙禛对自己在南陵的遭遇更耿耿于怀。

第928章 硬脾气

刑部吕侍郎垂着脑袋,脸上很是不好看。

他为官多年,原以为已经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高手了,轻易不会在脸上露出端倪来,可这一瞬,他有些绷不住。

卞员外郎的运气着实不错,但也是几次搏命、从刀口上爬下来的,而吕侍郎自己,才是运气最不错的那个。

要不是老母重病,他得了恩典回去照顾,去南陵的极有可能是他,被孙璧扣下的也会是他,十之八九,今儿呈到文英殿里的名单上,官阶最高的还是他。

他侥幸活下来了,可那名单里牺牲的刑部大小官员,皆是他的下属,其中亦有好几位与他关系极好。

这还是已经辨认出了身份、确定了的名册,不知道还有多少是没有认出来的。

十年寒窗供出一个成材的当真不易,又是年轻有为,扛起一大家子,那些人,就这么没了……

吕侍郎越想越难过,几乎克制不住的,抬头扫了孙禛一眼。

孙禛毫无感知,还在骂董之望与孙璧。

倒是吕侍郎身边有两人注意到了,赶忙把话题带开。

“那些丢了的孩子还没有消息吗?”

“折子上没见提呢……”

傅太师轻轻咳了声,道:“只能再等等,给余将军些时间。”

京里很是关切孩子们的下落,这一点余将军很是清楚,几本折子上都没有提及,傅太师想,肯定不是他故意拖延不追查,而是还没有查到。

就傅太师对董之望那人的了解,这些年丢在南陵的那么多孩子,恐怕结果也很乐观。

董之望是自己要完蛋了也一定要拖上一群垫背的,他杀了那么多被扣下的官员,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孩子们。

凭心而论,能多救一个是一个,想所有人皆大欢喜,是痴人说梦了。

傅太师想了想,道:“如何押运孙璧,还是要尽快定个章程给余将军,南陵官场上下如何安顿,也要吏部早些出个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