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1248)

不说席参将,还有好几位从前都是肃宁伯麾下打过仗的吧?这事儿办不妥,肃宁伯脸上无光。

朝廷已经收复了南陵,蜀地也是迟早的事儿,到时候那么多军功要赏,您说说,赏哪儿去?

贫苦出身的还能加官,簪缨子弟呢?成国公府的世子在夷陵立了多少功,您难道没有听说?

又不止他一个,肃宁伯哪个儿子没有功业?

余将军麾下好几个副将、参将也都等着升职。

就平海关今日敷衍的态度,京里回头把们一个个都换了,也一点不稀奇。

您守着新船、壮兵,给谁守的?”

席仕达叫他这番话说得心肝疼,看了眼跟上来的几位官员,各个都是一脸苦相。

实在是没有法子,席仕达只能道:“小公爷您点,您来点,就照您的意思来。”

蒋慕渊扬着眉,笑了起来:“平海关的状况,我不及众位清楚,还是们点,我就过个眼。”

这话好不要脸,后头几个险些脚下打架,心里纷纷道:您哪里不清楚,您要不清楚,我们点出来的兵与船能让您贬成这样?

可这话只能想,不能说。

这位要出身有出身,要军功有军功,手里握着圣旨,下马威立得足,棒槌一通打,打完了还给甜枣,摆出事事为平海关考虑了的态度。

他们还能怎么办?

讲是讲不过了,打,好像也打不过,更不敢打。

回了营帐,总兵、副总兵当着蒋慕渊的面,重新点了兵、船,传令下去,即刻准备,明日启程。

蒋慕渊在平海关歇了一夜,待看到战船出发,才踏上自己的行程,一路快马往霞关赶。

与此同时,孙璧被送上了船,从水路入京。

守备很周,排场也足够,若不是他失了自由,前簇后拥的,倒像极了他从前进京面圣时的场面。

第963章 本应该更美

南陵是被迫起兵的,他们远没有做好自立为王的准备,兵败也在意料之中。

孙璧看起来并不颓然,他只是遗憾,若非董之望在处理郭婆子时失策,若非叫孙睿、孙禛搅了局,再给他们几十年,南陵局面定不相同。

不过,既然打了,自是要打到底。

哪怕机会渺茫,可谁又能说没有奇迹呢?

或者说,蜀地早些起兵,或是南陵能在蜀地兴兵后再跟随而上,两厢配合,胜算也会大上许多。

可惜,没有坚持到那个时候,那此刻面对任何状况,孙璧都不惊讶。

成王败寇,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比起战事后期董之望的愤恨、激动,孙璧平静许多,哪怕在密道里被擒获,他亦面不改色。

余将军没有怠慢他,吃穿上虽简单了些,但相较寻常战俘,可以称之为丰盛了。

舟船一路往北。

孙璧甚至有上到甲板透风的机会。

初冬的田地不比春华秋实时动人,却有另一种生气,百姓们为了来年的耕种养护土壤,有时可以看到焚烧稻梗而升起的浓烟。

城镇无论大小,皆是生机。

余将军上了甲板,他今日要在此处下船,换上快马奔赴明州。

他看了眼孙璧,道:“如此生机,郡王难道不喜欢?我看您的眼睛里亦有欢喜,那又为何为一己私欲、要把百姓拖入战火之中?

这一带还没有被战火波及,还有生气,您知道夷陵、宜都、枝江,现在是什么模样吗?

刚刚从天灾里喘过来一口气,又被战火毁去一切!”

孙璧静静听完,道:“为什么呢?他们本可以、也本应该更繁华。

余将军是见过战前的夷陵,但也见过初战就降了的与宣平接壤的南陵城镇,它们又是什么模样?”

余将军的话哽在了嗓子眼。

他是见过,南陵的另一种生机。

比起平原肥沃的两湖与江南,南陵全是崇山峻岭,可靠山吃山,百姓热情,亦是一片勃勃景象。

“我父亲初到南陵时,南陵可不是现今这样的,”难得的,孙璧笑了起来,“拥兵要银子、开垦要银子、挖山挖河都要银子,南陵若不是挖到了矿山,哪里能是今日这模样?

我把铁矿交出去,朝廷、我那好堂兄,能让南陵如此兴盛?

余将军说一己私欲,我的私欲是南陵,我要是为了长长久久当皇帝,那我应该早些去生个儿子,免得等我百年之后,无人继我大业。”

这话委实不好答。

抨击朝堂,余将军不能那样做,可要反驳孙璧,又缺了些什么。

倒也不能说朝廷不顾南陵,养儿子都还有偏心的呢,偌大的江山,岂会没有倾斜。

比起南陵,把银子投入其他地方,获得的收益对江山更有利。

当然,余将军也清楚孙璧话中有话,圣上近年挪银子建养心宫,更远之前,也有让人不住摇头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