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宫外的大臣们,平日到不了御前的只能在宫门上候着,能出入御书房的都闷头往里赶。
刘尚书大把年纪了,走得气喘吁吁,扶着宫墙喘气。
交好的年轻官员从他身边过,顿住步子看他,刘尚书话都说不上来,只一个劲儿摆手,催对方赶紧。
他沿途缓了好几次,才总算赶到寝宫前。
近处看这火势,越发胆战心惊,刘尚书刚想说什么,只听轰的一声响,正殿塌下来了。
惊呼声四起,黑烟迷了眼,再看清时,火焰之中的宫室再不是原来的模样。
孙祈坐倒在了地上,两桶水倒在了边上,他嚎啕大哭。
几位嫔妃、公主亦抽泣起来,一个个跪倒在地,哀呼“圣上”、“父皇”。
刘尚书踉跄着,若不是身边的林尚书扶了一把,也险些跌坐在地上,他颤颤巍巍着,双眼含泪:“这山,到底还是崩了……”
他是先帝年间入朝为官的,在圣上登基之后,一步步升到了尚书之位。
圣上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皇登基,他便是三朝元老。
可他根本不想做什劳子的三朝元老!
如今朝野外患一堆,内里也不平,上下都乱着,再添上改朝换代……
还是一把不知道是意外还是人为火烧出来的改朝换代……
这能有老百姓的安生日子?
刘尚书看向跪地痛哭的孙祈,暗暗在心里摇了摇头,大殿下真的能担得起这江山吗?
若是国泰民安之时,圣上年老病故,传到大殿下手中,他们一众老臣倒还有些信心引着大殿下走,可现在不同,朝野局面浑然不同!
可不是大殿下又有谁呢?
余下的几位年长些的殿下,说句不敬的,都是半斤八两,而且还有两个自己就不想当皇帝。
只能硬撑着大殿下走下去了。
山陵崩了,他们这些老臣,该想的是圣上的身后事、是请新君回京登金銮殿。
这把火直到天亮才渐渐灭了,再等到垮塌的建筑不再烫手,众人才开始整理,寻找圣上遗体。
他们最先找寻的自然是内殿龙床位置。
这里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了,但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内殿里找出了一堆遗体,其中堆叠在一起、让人无从下手的,恐怕都有十多人。
谁是谁,根本分不清。
之后,正殿的另一侧又整理出来了一堆遗体,多得让人头皮发麻。
有胆大的御医近前,从这两堆里扒拉出来了没有烧化的金属腰牌,中军都督府与御林军。
如此人数聚集在这里,守着寝宫的侍卫、内侍又对火情毫无预警,可想而知,昨夜是一场“宫变”,只是无人生还,过程无人可知。
第1095章 尽快
这一夜,寝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
不管是圣上想杀孙睿、还是孙睿弑父杀君,最终是谁都没有活下来。
寝宫自有人手清理,中军都督府与御林军也开始核查人员,方便确定昨夜死在其中的详细名册。
只是在这些事务办妥之前,圣上驾崩的文书得先送往京城。
刘尚书强打起精神,与林尚书一块与孙祈谏言。
圣上走得太突然了,但朝政不能有一日的荒废。
冬日道路难行归难行,孙祈也该即位,早日扶灵回京,登金銮殿继承皇位。
刘婕妤已然是大哭了一场。
她对圣上早已不是爱慕之情,这么多年心思也都在儿子、孙子上,只是这种时候,姿态少不得。
嫔妃们都跪、都哭,她当然也要哭得真情实感些。
这会儿见两位尚书劝孙祈,她擦干眼泪,上来握住了孙祈的手:“两位大人说得有理,我们该早日回京才好。”
她又与两位大人道:“之后还请大人们多提点了。”
没有了大火,冬日寒意重新笼了回来,孙祈被刘婕妤冰冷的手握得打了个哆嗦,混乱的思绪回笼。
他赶紧在人群中寻找几个弟弟的身影。
孙淼垂着头,孙骆陪着他,两人很都沉默。
孙祈又到处找孙宣。
孙宣站在一旁,身边的内侍不知道嘀嘀咕咕在跟他说什么,说得孙宣眉宇紧皱。
似是察觉到了孙祈的目光,孙宣回望过来,淡淡看了孙祈一眼。
孙祈的心不由就是一紧。
父皇驾崩,他即位,但没有登金銮殿,没有大典,他就还没有登基,有个“圣上”的名,但最后那个“实”还虚着。
他知道刘尚书说得对,这是他眼下最急迫的事情,可他若是启程回京,真的能顺利登基吗?
孙睿死了,孙祈自己都不知道他和孙宣的联盟还存不存在。
孙宣彼时因陶昭仪之死而心灰意冷,现如今了,会不会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