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1426)

他空出来的位子,漕运总督兼庐凤巡抚,谁都知道是个肥差,都想来分一口。

小王爷娶符家女时,都说符大人要飞升了,可先帝还是把他留在凤阳当知府,他与鲁大人关系紧密,鲁大人必推选他为继任。

她们拦不住鲁大人推谁,也管不了吏部那儿应不应,只能走您的路子,让您来劝圣上。

若是要防着小王爷,漕运口子岂能让他的岳丈握在手里。

先断了符大人的路,才好往上头推举自家人。”

刘皇太后被宋氏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她自然知道是有人想谋好处才不希望符广致之后接任,但那些话是有道理的。

符广致曾是平远侯府的门客,又成了孙恪的岳父,从头到脚,每根毫毛都向着孙恪。

一旦孙恪生了野心,符广致接鲁敬的班,无疑是在孙祈的脖子上横了一刀。

“皇后说‘她们’,她们是谁啊?”刘皇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

宋氏一听这口气就知道刘皇太后生气了,她暗暗叹息,不再多言。

刘皇太后却不依不饶。

她现在是皇太后,可之前的几十年,她只是个妃子,没享受过中宫气派。

在孙祈入文英殿后,她对宋氏的出身就一直有想法。

娘家不显,对孙祈并无助力,偏手段不行,被后院那些侧妃侍妾弄得有苦难言,甚至病了几回,连累着孙祈被言官参本、被顺德帝教训。

结果,当了皇后才没几天,宋氏就敢这般跟她说话了。

“皇后,”刘皇太后盯着宋氏,“刚刚圣上与哀家说的话,你都听见了?

此一时彼一时,皇后该母仪天下,早做些争风吃醋的事儿。

学学谢皇太后当中宫时的样子,别逮着机会就在圣上和哀家这儿说其他嫔妃的不是!”

宋氏的脸烧得通红,面上不敢再多有表露,只颤着声,道:“母后教训得是。”

孙祈默不作声地听着这对婆媳交锋,心里琢磨着鲁敬与符广致的状况。

符广致晋升有关的传言,孙祈当时也听过不少。

顺德帝把符广致压在凤阳,依孙祈对父皇的了解,一半是父皇和永王爷置气,另一半是过几年气消了,鲁敬的位置还是要给符广致的。

毕竟,以当时的朝野状况,父皇怎么可能去担心孙恪会如何如何。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呐!

轮到他当皇帝了,虽然他不信太皇太后糊涂,但谨慎些总是没有错的。

都是自幼熟悉的表兄弟,他和蒋慕渊的关系,与孙恪和蒋慕渊,根本比不了。

现在哪里是考虑一个漕运总督位置归属的时候,最紧要的明明是兵权!

御林军和中军都督府在那一夜元气大伤。

哪怕没有伤,这点儿兵力,又如何应付变化。

思及此处,孙祈赶紧离开,去寻了几位先生商议。

“朕在想,是不是该下旨让肃宁侯交兵权……”孙祈道。

几位先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洪隽沉声道:“圣上,不是时候,眼下起义之事不断,您这时候收了兵权,有谁能接肃宁侯的班、去指挥调度平叛之事?

再者,便是收回来了,真有个万一的时候,那些将士里一大半都是程家亲手调教出来、一同征战数年的,甚至还有十几年前就跟着程家的,他们彼时向着谁?

您想让他们对程家拔刀相向,兴许他们会反过头来当内应。

只靠兵符,管不了人心。

您不收,肃宁侯不一定会支持小王爷,您一收,反而难说。

更何况,还有一支北地军,顾家是十成十向着小公爷,一旦如您担忧的那样,小公爷举旗支持小王爷,顾家必然也顺势而上。

可顾家的兵权不好削,北境百姓无人肯应,顾家还领着兵,您收肃宁侯的兵权,治标不治本。”

孙祈听完,心冷不已:“难道朕就只能赌孙恪不想当皇帝?”

洪隽也不说话了。

照他的想法,顺德帝驾崩之时扶灵回京,举行登基大典是最好的路子,可孙祈不听。

他们一群人都劝过孙祈,只是没有劝住。

孙祈有孙祈的担忧,一些官员也有他们的私心,各处角力,使得洪隽等人只能听从孙祈的意思,伪造了顺德帝的手谕,以这么份假东西来坚持迁都。

半个月过去了,大典还在筹备,各地起义不断,昨儿还有岭北雪灾的消息传来……

愁啊,愁死人了。

第1099章 乱世之相

蒋慕渊回到京城时,听风正在南城门下等他。

京城已经渐渐走出了战火的影响,只是国丧之际,舞乐皆停,不及从前热闹。

听风快速与蒋慕渊禀京中事情。

“太皇太后的身体有些弱、但精神不错,大长公主和郡主这些天都住在慈心宫,陪伴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