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1447)

“主动投降吗?”孙祈喃喃道。

“是,”洪隽点了点头,“主动退位,给刘皇太后、仕儿殿下、皇后娘娘和您自己争取最好的结果。”

“阿渊会答应吗?”孙祈问。

洪隽伏地,行了一大礼,主动请缨:“我愿前往他军中为使。”

孙祈一瞬不瞬看着洪隽,心中闪过很多种念头,有信任的,也有不信的,可最终,他还是点了头。

不管洪隽是不是要去蒋慕渊跟前投诚,但他的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

对于孙祈而言,眼下所争的不过是几身利益,又何必拦着别人的青云路。

“那就辛苦先生了。”孙祈道。

洪隽连夜出城。孙祈去探望了刘皇太后,又去见宋氏与孙仕。

今日决定,他无法与病中的刘皇太后说明,思来想去,也只有和宋氏说道一番。

孙祈对宋氏感情算不上多么浓重,但也是几年夫妻,他之前在后院问题上吃了亏,老实了些之后,与宋氏的相处平和了许多。

“先生说得对,您不想着自己,也想想母后和仕儿,”宋氏给孙祈添了酒,红着眼眶道,“母后入宫多年,因得了圣上您,吃穿用度,不说奢华,起码无忧,她后半生若是为此所苦,您于心何忍?

仕儿刚刚开蒙,他做不了皇子,但若还能得太皇太后几分怜悯,能平安长大,我也就心安了。

您已经伤了太皇太后的心,就别再坚持做不合她心意的事儿,让她连仕儿都不喜了。”

第1114章 忠心

元月的江南夜晚,风大且冷。

大帐之中,依旧明亮。

除了守夜的兵士,大部分人都已经入眠,而蒋慕渊还未歇息。

虽是御驾亲征,但他每日依旧有不少政务需要处理,白日行军推进时抽不出闲,也就等深夜时分才能赶一赶。

得亏是年轻、身体底子也好,若是个文弱的,怕是吃不消这般。

惊雨引了洪隽进来。

蒋慕渊抬头看去。

洪隽一路赶来,周身都是寒气,嘴唇冻得发紫,与蒋慕渊行礼时动作发僵。

“给先生端一盏热茶。”蒋慕渊交代惊雨。

惊雨依言办了,小声对洪隽道:“军中也没有手炉什么的,先生拿热茶缓缓。”

洪隽亦小声道谢,热茶下肚,渐渐地,暖和了不少。

蒋慕渊放下折子,笑着道:“先生星夜赶来,看来是说服孙祈了,辛苦先生了。”

“圣上他……”洪隽话一出口,觉得在蒋慕渊跟前这么称呼孙祈不合适,便讪讪笑了笑。

“无妨,”蒋慕渊道,“先生认他为主,如今状况,也不用在乎这些称谓。”

洪隽见蒋慕渊真的不在意,整个人放松下来:“还请您能遵照约定,善待他们。”

蒋慕渊郑重道:“这一点,先生只管放心,只要孙祈开城门,爽快退位,我不会为难孙家任何一人。”

洪隽倒也不是不信蒋慕渊。

这虽是他第一次跟这位面对面交谈,但他跟着孙祈几年,对蒋慕渊的行事、性情都有了解,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答应蒋慕渊,去孙祈那儿做说客。

“在下有一事想问,”洪隽道,“您从何知道在下?又为何选择在下?身在江南,能说服圣上的话,除了在下,应当还有不少。”

蒋慕渊请洪隽坐下,解释道:“我早几年就注意到先生了。

孙祈与我一道督军宣平时,他到军中后的言行举止,与他平日性格相符,但更有章法,我当时就想,应当是他得了一位好先生。

军中数月,看他做事,推断出先生彼时随他出行。

当时不识先生名姓、面容,只知道是扮作了他的亲随亲兵。

回京之后,孙祈几次深陷麻烦,处置得也算得当,想来其中有先生功劳。

我打听了先生的来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面谈。

我选择先生,自是因为先生能说得动孙祈,他也还能听先生几句。”

洪隽有些讶异,他以为起码得是孙祈在江南掌事之后,他们这些门客才入了蒋慕渊的眼,却没想到,早在前线督军之时,蒋慕渊就察觉到有他这么一个人了。

“我给先生写信,请先生助我收复江南,”蒋慕渊笑了笑,“先生能说服孙祈投降,使得城中百姓免受围城之困、战火之苦,先生高义。”

洪隽双手捧着茶盏,眼眶通红。

做门客的,最不该的是左右逢源,而该忠心耿耿,一心为主。

这是他们这些人的准则。

可蒋慕渊让人把一封信送到了他手上,他看完后,动摇了。

所有的道理,信上写得明明白白,能给孙祈等人的退路,也全做了约定,只要开城门投降,不说其他压根不掺和的孙家人,连孙祈、孙仕都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