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培英只有服罪一条路,蒋慕渊便托人行了个方便,把巡按两湖的事儿交到了黄印手中,也算是了他一段心结。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蒋慕渊一样,不止是报仇了,还能再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助黄印一臂之力,与他是举手之劳,而对黄印而言,是如泰山之重。
至于今生两湖水情状况,究其原因,恐怕与周五爷打探到的决堤时的炸药声有关系。
若不是那些炸药,不至于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会清楚今年有洪水发生,能拿此做文章的,大抵也是重活一次的。
对方做如此“大事”的,必然有其势力,兴许同样是皇亲国戚。
去年一连串的偷盗案,蒋慕渊最疑心的是孙睿,但他最不解的,也是孙睿。
前世,忌惮蒋慕渊功高盖主,他的亲舅舅在缠绵病榻之时,设计围困他,逼得他自尽了断,而那时候,孙睿已代理朝政,蒋慕渊甚至亲眼见过传位孙睿的诏书。
若孙睿也是再世为人,他不会和自己的江山社稷过不去,也不会自断臂膀,算计对虞家忠心耿耿的金培英,更别说与贾家划清界限了。
贾婷做了孙睿的侧妃后,贾家为孙睿可是出了不少力气的,他们的功劳,原甚于孙睿正妃的娘家。
朝中大臣在私底下还有些传言,等孙睿登基后,论功行赏起来,中宫必然势弱,贾婷恐怕是下一个虞贵妃了。
现在,金培英抄家砍头,贾婷成不了侧妃,孙睿生生少了两个大助力。
其中,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那个跛子太监……
蒋慕渊前世跟孙睿做了那么多年的表兄弟,根本就没有在孙睿身边见过跛子!
他只好又把视线落到了顾云锦的那封信上。
答案明明白白的,蒋慕渊却不知如何回答她。
有那么一瞬,蒋慕渊想,顾云锦会有此问,会有今生之变化,是不是因为她也有她的机缘?
可无论是与不是,蒋慕渊都不希望顾云锦知道从前的内情。
顾云锦病故后的那六年,实在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经历。
无论是他与顾云齐的复仇,还是他最终被逼自尽,他的后悔他的遗憾他的执念,那些情绪都该深埋在他自己的心底,所有的付出,蒋慕渊甘之如饴,它们都不该变成顾云锦的压力。
她的小姑娘,只要欢喜着愉悦着就好了。
前路,该由他来披荆斩棘,走出一条生路,而不是累得她一道忧心忡忡,顾忌生死。
相较于十年后病态的顾云锦,如今的小姑娘如夏日绽放的花,生机勃勃。
两厢变化……
变化?
蒋慕渊骤然睁大了眼睛,重新把画像摊开来,死死盯着看。
他是没有在孙睿身边发现过跛子的踪迹,是不是那个脖子出现在孙睿一侧时,他已经不是个跛子了呢?
顺德三十四年,皇太后薨逝的第二年,蒋慕渊思念外祖母,曾去空荡荡的慈心宫拜祭,隔着老远看到过孙睿一行人。
他上前与孙睿见礼,一旁的小内侍背着个脸上满是伤痕,看不清楚容貌的老人,与他问了安后便离开了。
蒋慕渊疑惑,问过孙睿一句:“那人伤了脚、还伤了脸?”
“从前伺候人时还算精细,现在两条腿都断了,拨了个小内侍照顾他,也没几年好活了的。”
孙睿答得很简单,错身而错的一个将死的老内侍,蒋慕渊也没放在心上。
这会儿想来,莫不是那个内侍现在还没有断腿,只是个跛子吧?
只不过,这又绕了回来。
孙睿为何要那般做。
第335章 兴致不高
答案此刻寻不到,为今之计,只能多费心盯紧孙睿,看他是否还有后手安排。
研墨提笔,蒋慕渊斟酌着词语,给顾云锦写了回信。
他终究没有拿“巧合”二字来模糊。
若顾云锦没有机缘,巧合这样的答案是能够含糊过去的,可若是顾云锦与他一样有机缘的话……
前世,贾家大娘并没有住在北三胡同,而是安置在别处。
顾云锦虽极少回去,但蒋慕渊吃不准她是否知道邻里状况,万一顾云锦晓得贾大娘不曾搬至隔壁,那这个答案就糊弄不过去了。
犹豫再三,蒋慕渊写了个真真假假混杂在一起的答案。
落款时,蒋慕渊才意识到,马上就要清明了。
前世那几年,每逢清明,他总是格外沉重。
他在白云观中给添了供奉,只是他去岭北的机会不多,后来,顾云齐在京中清水观里也添了供奉,蒋慕渊才有了时不时可以看看的去处。
清水观还是清水观,可那年站在廊下避雨的姑娘,已经入土了。
直到去年醒来,看到活生生的顾云锦,清明对他而言,才没有那般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