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544)

奴婢成了姨娘,名义上堪堪够了半个主子,实则还是个奴婢。

杨家这样的百年世家,徐家那样的侍郎官邸,往后如何前行,岂是奴婢这样的身份可以左右的?

今日出了这种状况,真的就只是二爷吃醉酒认错人了,从头到尾,都与太太没有任何关系。”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杨家老太太没有想到会被一个丫鬟顶撞,偏偏还说得颇有道理。

就算是与杨氏划清界限了,老太太也不愿意承认她生养的女儿会是做出这等糊涂事的人,那不是显得她教得不对嘛。

既然道理是说得通的,那又何必追问画梅?

老太太打发了人,生了会儿闷气,又不由琢磨:莫非真的就是杨昔豫认错人了?

杨家老太太就此放过了画梅,她也不可能一直盯着孙儿屋里的那点儿事,可贺氏就咽不下这口气了。

阮馨不管画梅,贺氏话里话外没少骂她,可这种训斥,比之前只有阮馨一个“敌人”时,已经是不痛不痒的了,阮馨乐得轻松。

杨昔知媳妇并不看好阮馨的引祸水东流,迟疑着想提醒几句,可实在不愿意引火烧身,也就闭嘴了。

杨家的仆从们,对画梅的到来议论不已,但众人更感兴趣的是贺氏与阮馨的反应。

阮馨若无其事,一点都不像会有好戏的样子,让想看戏的人瞬间没了兴趣,只去看骂骂咧咧的贺氏,这一位才像是会闹出些动静来的人呢。

可在背后,关起门来,嘴上还是不肯放过阮馨,左不过是什么“装镇定”、“丢脸了”之类的贬低之语。

阮家陪嫁来的小丫鬟憋屈得不行,哪怕听了阮馨的那番道理,还是觉得不得劲。

尤其是想起之前画梅来与她说的那些话,越想越觉得是被画梅算计了。

可小丫鬟素来听话,阮馨不许她为难画梅,她就老老实实地不去惹事,只第二天一早,拿了对牌出府,回自华书社寻了自家姐妹倒苦水。

当时各处消息都渐渐传开了,小丫鬟倒的苦水自然也瞒不过书社上下。

阮馨的兄长阮隶气愤不已。

两家议亲时就闹得不愉快,结亲跟结仇似的,眼看着阮馨与杨昔豫真的过起了日子,那日子还算平顺,阮隶的不满才渐渐消散了。

上下嘴唇还有打架的时候,夫妻相处,平顺已经算不错了。

阮隶向来这般宽慰自己,但这次的状况,就叫他跳脚了。

完婚还不足一年,婆母本就不好处,又寻回来一个说不得重话的妾,杨家实在太过分了!

阮隶寻了父亲阮柏,想要出面跟杨家讨个说法。

阮柏岂会不心疼女儿?可阮老先生说的都是对的。

一切都是阮馨自己的选择。

是好是坏,叫苦都没有意义,况且,只是小丫鬟回来倒苦水,并非阮馨叫苦了。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阮柏一想起当初他对杨昔豫的维护,对他的欣赏,就恨不得给过去的自己一个耳刮子。

看错了人呐!真的是看错了人!

看错一个人的品行,这原本不可怕,可他看错的是他的女婿,这就是害了女儿一辈子。

可书社开门做买卖,外人问及杨昔豫的才学,书社不能睁眼说瞎话,自是要夸赞一番的,再问及性情品德,阮家能对着贵客们说自家女婿不好吗?

家丑不可外扬,哪怕这家丑已经满城风雨,自家人还是要谨言慎行的。

到最后也只有违心的赞许,越发叫人怄得要命。

娘家人气愤,阮馨自个儿反倒是很平静。

杨昔豫就是那样的性情,既然院子里迟早要添人,那就添一个能吸引贺氏仇恨的人。

别看画梅这会儿还老实,在汪嬷嬷跟前完全处于下风,阮馨想,等画梅在杨家稍稍站稳了脚跟,汪嬷嬷就讨不到好了。

她叫全京城百姓看了这么久的笑话,也该轮到她来一场恶婆婆与厉害妾室之间的笑话了。

第417章 学以致用

第一场戏,就是一出苦肉计。

贺氏见阮馨放任画梅,仿若院子里没有添人一般,就让汪嬷嬷亲自来教画梅规矩。

画梅在杨氏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按说规矩上是挑不出来错的,汪嬷嬷鸡蛋里挑骨头,愣是要折腾她。

所有人都认为画梅是个硬茬,邵嬷嬷能动手打汪嬷嬷耳刮子,没道理画梅就是个软柿子,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画梅没有丝毫的反驳与抵抗。

一日如此,两日如此,第五天,她直接两眼一黑,晕过去了。

汪嬷嬷知道她装,要让人掐画梅的人中。

阮馨也知道,此刻不动手,要等到什么时候?

小丫鬟不情不愿地依着阮馨的意思去请了医婆,半途遇上了新任邵姨娘的丫鬟请医婆,两人都替自家主子心照不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