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拼杀了一整夜,直到鸣金收兵,才注意到胳膊上破了一条大口子,但运气不错,也就这么一个伤。
蒋慕渊进了营帐,问他:“也是手上沾过血了,感觉如何?”
段保戚抿唇,半晌,道:“心中虽有准备,但也与想象的不大一样,打起来的时候顾不上思考,现在再想,就是能适应。”
这个答案,朴实极了。
蒋慕渊颔首:“能适应就行。”
“我这伤也不算什么,比那几个总好些。”段保戚抬了抬下巴。
蒋慕渊顺着看过去,好几个重伤的兵士躺在那儿,能哀声叫痛的就不错了,更严重的,人都还昏迷着。
这也是军中常见的,打得惨烈的时候,别说是军医帐中,外头都挤不下伤患。
蒋慕渊刚要说话,突然就听见帐子另一侧有人在嘀嘀咕咕。
“别说,这狄人上马是真的勇猛,身强体壮,我现在手都在抖。”
“可不是!前阵子胡参将教过吧,这种骑兵阵,要是突袭大营,可比突袭关口、城池有用的多了,我们有城墙,向大人那儿,行军驻扎,就一堆木栅栏,骑兵冲阵,损伤极大……”
“我也担心向大人,我刚听说,大人们都在琢磨,这是不是狄人调虎离山、声东击西呢!”
“哎呦别说了,说了就怕!”
另一人又道:“可我就在琢磨,同样是夜袭,我们守住了,没叫狄人突破关口,北地城墙坚固,怎么轻而易举就……”
“你去过北地?”
“北境三大城之一,那城墙、城门能是纸糊的?怎么就那么快失守了呢?”
蒋慕渊耳力好,听得真切,不禁抿了抿唇。
第591章 离间
俘虏被统一关押起来。
蒋慕渊背着手进去时,一位副将正亲自提审,肃宁伯站在一旁,冷眼看着。
顾云熙也在,他听那俘虏用狄语咒骂,听得直皱眉头,要不是时机不合适,他怕是要上前一句一句骂回去了。
几个懂狄语的,冷着脸把副将的问题一遍遍询问,问了几遍,见对方不配合,便上刑伺候。
审问素来如此。
这间有人审,隔壁还有几处,所有的供词都要对过,采不采用,再来判断。
有硬骨头,也有软骨头。
真刀真枪的拼杀,不能让人害怕,可一些折腾人的审讯手段,真的能让人崩溃。
这里的俘虏刚刚因烙刑厥过去,就被泼了一身冷水,迷迷糊糊醒过来,边上,一人过来,示意肃宁伯借一步说话。
肃宁伯出去了,没过多久,又打发了人来请蒋慕渊与顾云熙。
外头,风雪席卷,呼吸中已经没有血腥气了。
肃宁伯沉着脸站在自己的大帐外头,看了眼过来的两人,请他们入内说话。
“有一个俘虏招了,说,下令奇袭裕门关的,不是安苏汗。”
蒋慕渊挑眉:“安苏汗会放权了?他那个心眼,会把军权放给别人?”
“好像是安苏汗身体不大好,他那几个儿子就比划上了,”肃宁伯道,“年前,不知道他那三儿子是怎么说服的,安苏汗出兵奇袭北地,当时北狄那儿都不看好,安苏汗说一不二就打了。
没想到,一打还真打下来了,不止是北地,还占了山口关与鹤城,消息传回北地去,所有人都惊讶了。
为此,安苏汗给他那三儿子好一通赏赐。
其他儿子们急了,我们阵线压前,山口关的狄人传了军情回去,老四就想依样画葫芦,来裕门关拿些好处,没想到全灭了。
这会儿,安苏汗怕是要杀子了。
折损数千骑兵不说,还越过安苏汗动兵权,这不是找死嘛!”
“那依这意思,后续没有异动了?”顾云熙问道。
“还要听听其他俘虏怎么说,”肃宁伯清了清嗓子,看似有些迟疑,道,“别的都不管,就是听说,打北地打得格外轻松,甚至连北狄那儿都不知道怎么赢的,就莫名其妙破城了。”
蒋慕渊和顾云熙交换了一个眼神。
北地怎么破城的,他们一清二楚。
蒋慕渊突然又想到了在军医帐中听到的那几句话。
其他俘虏的供词,陆陆续续地传来。
这一次抓的活口不少,审起来是要不少时间的,但看过七八份证词之后,已经能大致概括了,后续的其他,不过是补充而已。
各种问题,要么是实在不知道,要么说得都差不离。
首先是路线,正如蒋慕渊与顾云锦想的那样,狄人确实掌握了一条能在冬天穿过草原的路线。
这条路到底怎么走的,这些被俘虏的都不清楚,反正就是跟着跑,这一路有风雪,却还能行马,道路狭窄,似乎是峡谷一类的地形,急行时是黑夜,根本看不清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