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威武不能娶(908)

听风应了,让一婆子去内院传话,自个儿依旧跟上,进书房伺候。

等了不多时,袁二便到了,他这些日子,一会儿江南、一会儿北境、再去了趟南陵,几乎是走遍了大半个天下,饶是年轻体格好,也着实疲惫。

好在,梳洗过来,能缓过来一些。

蒋慕渊开门见山,道:“今日快报抵京,说是抓到了老郭婆。”

“那贼婆娘真不好抓。”袁二下意识地接了一句,话出口了,才留意到太过粗鄙,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蒋慕渊不在意,等他继续说。

袁二闷了一碗茶,打起精神来,道:“小公爷先前料得不错,刑部的人到了南陵,南陵上下看着是客客气气的,其实一点儿不合作,仗着山高皇帝远,整日里推诿。

刑部那儿就琢磨着让郡王爷出面,郡王爷闭门谢客,根本求不动,刑部只能再转头与南陵官员拉锯。

南陵山多路险,不好查是真的,不用心查也是真的。

刑部人生地不熟,倒是吃了不少苦头。

也是咱们运气好,五爷意外得了些消息,认得了一个和老郭婆做过生意的婆娘。

拿银子砸通的,那婆娘做饵,引了老郭婆现身,又费了些劲儿,才抓着了……”

其实,原也不该那么费劲,只是周五爷不能透了自家身份,引出了老郭婆,抓人要交给当地官员与刑部。

偏这两家互相较劲儿,老郭婆又是个贼的,察觉不对劲儿转身就溜了。

第700章 脸面往哪儿搁

老郭婆是地头蛇,毕竟是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买卖的,打手也不少,混迹在人群之中,人挤着人,愣是叫老郭婆给逃了。

刑部官员本就被京里逼得掉头发,眼前的鸭子飞了,恨不能与南陵官场论个道理。

五爷设计过老郭婆一回,再钓鱼就难了。

刑部最终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老郭婆给揪出来。

袁二从南陵出发的时候,老郭婆刚刚被关入大牢。

“原是想再待两天,打听打听进展,”袁二解释道,“五爷说,老郭婆看着也就是个经手的,上头还有几个人物,拷问她未必能拷问出真东西来,而小公爷过几日又要回北地去,就叫我先回来了。”

蒋慕渊听完,道:“五爷在南陵也有几个月了,依他之见,南陵到底怎么样?”

袁二想了想,答道:“五爷说,南陵的官场抱得比两湖还紧,总督董之望是只老狐狸,金培英还是靠着恩荣伯府才坐稳了两湖总督,董之望在京里没有什么背景,却在南陵稳稳当当的。

董之望的老娘是南陵人,绣娘出身,除了给南陵当地的大户人家做过绣活之外,也没有旁的关系了。”

蒋慕渊自是知道董之望的,这人爱银子,为官倒还老实,南陵人靠山吃山,又没有经历天灾,在全朝战事最紧张的那几年,南陵算得上是太平的。

因此,前世时,圣上夸过董之望几句,但蒋慕渊并未与董之望有过来往。

他又问:“董之望与郡王爷关系如何?”

袁二答道:“郡王爷谁都不理会,总督还是同知,到他郡王府外,都是闭门羹,郡王爷身边有一管事,平素会和官员们说几句话,但往来的也不多。”

蒋慕渊沉思一阵。

西洋钟响了,他看了眼时辰,道:“既如此,再等等消息,刑部想把老郭婆押回京里审,总能审出些东西来。”

袁二应了声。

蒋慕渊站起身来,一面往外走,一面道:“今儿夜深了,你早些休息,明日寅正来书房,我有事儿要商量,这会儿想得还不够周全,就明日再议,定下来之后,你再帮我知会五爷。”

袁二颔首。

蒋慕渊没有让人跟着,径直往后院去。

听风收拾书房,与袁二聊些南陵风土人情,余光瞥了眼西洋钟,呵呵笑了两声。

这个时辰,别说是“夜深”,晚都算不上,夫人那儿若是没有按时摆桌,他们爷现在赶回去,还能吃上一口热饭呢。

啧!

收拾妥当了,听风吹了灯,和袁二一块出了书房,迎面却遇上了念夏。

念夏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提着个食盒,越过两人看了眼黑漆漆的书房:“小公爷不是在书房议事吗?夫人担心爷饿着,让我送些点心来。”

袁二打了声招呼,道:“小公爷刚走不久,应当是回内院去了,姑娘没有遇上?”

念夏摇了摇头,从前头书房到夫人的院子,最近的一条路就是她走来的这条路,月光不算好,但她提着灯笼,怎么就错过了呢。

袁二哪里知道。

听风倒是能猜到,他的眼神下意识地往墙上瞟,挠了挠头,还是没有说实话。

让人知道他们爷为了快些赶到内院,在自家府里都是翻墙走的,那脸面往哪儿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