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卖 身给我后(穿书)(95)
此事一出,皇帝勃然大怒,当晚便派人将威远侯府围了起来。
长乐公主拒不开门,他便将她困在其中,直到她弹尽粮绝为止。
此等大事一出,皇城中的半数官员这一夜都没有睡好,不知道明日会迎来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长乐公主行厌胜之术咒害贵妃,若是皇帝不顾惜姐弟之情,这等大罪,便是要了她的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长乐公主的儿子魏子瑜两月前赶赴边疆,不久前传来捷报,称已经重创蛮夷,边关数年无忧。
此时他正在回程的路上。
若是在此节骨眼上处置了他的生母,那魏子瑜与皇帝定会离心。
可是贵妃的盛宠大家都看在眼里,那长乐公主用厌胜之术将贵妃残害至此,皇帝定不会轻饶了她。
众人对此事纷纷摇头皱眉,觉得十分难办。
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长乐公主与贵妃平日里和和睦睦,从未有什么争执,她为何心中如此痛恨贵妃,要用这么残忍的手段置她于死地?
如今她不仅将贵妃害的半死不活,还将自己也搭了进去。
——————
第二日在朝堂之上,皇帝问起群臣对此事的看法,一时间殿中中说纷纭,讨论激烈。
在大家重罚的意见一边倒的时候,户部侍郎站出来维护长乐公主。
他道:“陛下,臣以为,长乐公主没有理由这么做。定是有奸人想要挑拨长乐公主与陛下的关系,离间边将与君主,从而祸乱朝堂,动摇边疆,借机挑起祸事。”
他一句话将此事与国祚联系起来,殿内的嘈杂之声顿止,众臣在心中过了一遍他这话,一时间,说不出有分量的话的大臣都闭嘴了。
这时候,刑部侍郎出列慷慨道:“陛下,从长乐公主殿中搜出楔满铁钉的桃人是不争的事实,不论她为何这么做,此事已成定局。贵妃娘娘连日昏睡,久病不愈难道还不能激起您的戒心吗?”
“长乐公主今日敢对陛下的宠妃下手,明日说不定就敢咒害陛下啊!”
“陛下,只有将长乐公主处死,才能确保陛下龙体康健,才能永保大齐国祚绵长啊!”
他话音刚落,大理寺卿就站出来说:“臣以为不妥。”
“长乐公主是威远侯的遗孀,而威远侯是大齐的开国元帅,他虽于数年前陨落,但是他是大齐将士们永远的战神。”
“如今守卫我大齐疆土的,有半数是威远侯当年的亲兵。”
“战神早已化作边疆将士的信仰,正是威远侯不灭的神魂,让我大齐军心坚不可摧,大齐军队所向披靡。”
“若是陛下将长乐公主处死,大齐军心必乱,到时,才真的是国难当头啊陛下!”
“况且,长乐公主向来性情平顺,与世无争,此事究竟是不是他人蓄意陷害,还有待查明,臣恳请陛下先撤了围府之兵,传长乐公主入宫,听一听她的话之后再做决断。”
大理寺卿这番话搬出了威震一方的威远侯,字字言之有理,声声振聋发聩,他的话音落下许久,殿中再无一人说话。
便是那些一心想将长乐公主置之于死地的大臣,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加码了。
端坐在龙椅之上皇帝揉了揉眉心,挥了挥手正要照他说的办,却有一位年轻官员站了出来。
沈君泽站在大殿之末,躬身拜了一下,朗声道:“陛下,微臣有一事禀报,此事与贵妃和长乐公主均有关联,长乐公主为何要害贵妃,听完此事,便能明白。”
第46章
“微臣出身卑贱, 生母是广陵郡抱月楼的歌女,臣幼年之时,抱月楼曾出过一位名动广陵的女子, 她名叫姬月。”
此言一出, 殿中的一些老臣的面色顿时变了。
姬月, 便是当今贵妃的名讳。
而贵妃出身勾栏瓦肆这件事,已经数年无人敢提了。
“想必大家清楚, 姬月便是如今的贵妃娘娘。”沈君泽沉声道, “当年她在抱月楼时, 曾带着一个幼弟。”
“而这名幼弟, 便是如今当了数年威远侯府世子的姬和。”
“他成日里说自己是贵妃娘娘的亲弟弟, 不是玩笑,也不是谎言, 而恰恰是事实。”
“凡是抱月楼出身的人,后颈上皆有一轮月痕,男子为半月,女子为勾月。”沈君泽淡淡一哂, “微臣后颈之上,便有一块这样的红痕。”
“正巧今日姬大人也在场,若是陛下有疑,可当场查验。”沈君泽深深地低头, “姬大人后颈之上是否有与我相同的印记,一看便知。”
此言一出,殿中之人的目光有意无意的, 全落在了后排的姬和身上。
姬和眸光沉沉,一一扫过众臣,最后目光落在了高坐在龙椅的皇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