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三块大小不一的木板演示了一遍,证实自己说的绝对是真理。
李文斌和诺儿都看得惊奇,十分认同,可该减的肉还是坚决不多留一天。
贺林轩只好在自己的另一个杀手锏——厨艺上使劲。
午间做了烤鱼、烤兔子,叫花鸡和菌菇汤,势必把他们今天消耗的热量补回来。
李文斌还能克制,诺儿就不行了,毫无所察地掉进阿父“瘦一斤喂两斤”的阴谋里。
一顿饭斗智斗勇后,获得一半胜利的贺林轩带着一家子消了食,把午睡的儿子留给老黑三口子,自己带着夫郎坐竹筏游湖。
李文斌一心寄山水,被男人扑倒的时候毫无防备,只能愤愤地揪着他的耳朵。
“不要脸,下流!”
贺林轩咬他的嘴,笑眯眯地说:“勉之,我负责不要脸就行了,剩下的你帮我,嗯?”
李文斌:“……给我闭嘴。”
他气得咬贺林轩的耳朵,越是这样,男人越来劲。
竹筏在水里起起伏伏,拍打出节奏骤促骤缓或轻或重的山水歌谣,最终还是不堪重负地倾斜了。
两人掉进水里,发出剧烈的落水声,老黑警醒地支楞起耳朵。
往水边走了走,它没看到在水里忙着咬彼此嘴巴的主人,忙回去拱觉重的小娃娃,和打着盹的两只崽。
不一会儿,李文斌从水里浮起来。
看贺林轩笑得一脸得意,还不肯消停,气得把他一脑袋按回水里,“还笑!”
贺林轩钻出水里,抱着他说:“乖,别生气了。刚才……舒服吗?心肝儿,我们再——”
嘴唇刚贴上,他话还没说完,岸边就有一只小奶娃朝他们挥手:“阿父,阿爹!我也要游!你们等等我啊!”
贺林轩:“……”
李文斌咬了咬嘴唇,看儿子已经脱衣服要下水了,忙说:“你先把衣服穿上,拦着他点……”
一转头,翻倒的竹筏已经坚强地浮起来了,可上头哪里还有衣服?
一望湖面,除了波光粼粼,碧水倒影,什么都没有。
李文斌看贺林轩。
贺林轩咂咂嘴,“我说什么来着?胖点好,这不一下水就没影了——唔!”
学以致用的夫郎拧了他胸口,饶是贺爷也只能举手投降了。
第69章
贺林轩一家回山里住了两个月。
四方来贺的经营趋于稳定, 在开张之初贺林轩就定下严格的制度条陈,一应事务有迹可循, 赏罚分明。
一开始他隔十天去看一趟,后来除非李文武遣人来找,否则就专心在家过自己的小日子,顺便负责培训新人。
桃花山三面环水,正面对着山水镇, 东北面则靠着山脉、挨着一条曲临江的小分支。
刘海和王山经过对新人一个多月的接触,从能说会道、识文断字的家奴里择定十个办事可靠的男人,每日卯时从此处下水前往贺家,接受半日的教导。
每人都有不同的岗位, 需要培训的内容自不相同。
单只买粮一事, 如何瞒人耳目,如何调查市场, 如何买卖,如何送货,如何屯粮,如何记账, 如何在当地买奴协助,如何与官家打交道……等等,需要学会的事情很多,还得培养应变力,防备各种突发状况。
此外,在南地开办四方来贺的分号, 并非是单纯的幌子。
那么如何选址,如何建房,如何经营,都要细细教导。
另外,船行沿途会在几个重要的港口靠岸,贺林轩有意让他们在每个人口重镇买一处山庄。
——单只办福卡收的银钱金票就不少,全部兑换不现实。
除了粮食之外,贺林轩计划把它们转为不动产。
他打算派遣王山和刘海亲下南地,四方来贺是他们眼看着建起来的,大部分都有参与,学起来就快很多。
每日他授课的时候,诺儿总是抱着小黑在一旁听着。
李文斌起先还有意避讳,但见他好奇,贺林轩便总带着他一起。
他眼里没有什么大家规矩,更没有李文斌应当避讳别的男人、不能同处一间屋子、不能同席而坐的观念。
十二位大汉诚惶诚恐了两日,见主人家一派坦然,也慢慢习惯了。
如此,到了七月中旬。
贺林轩带着一家人来到山水镇,在四方来贺办了一场饯别宴,为一行人送行。
“这一杯,祝我们旗开得胜。”
贺林轩举杯,笑道:“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我对我自己,对各位都是信心十足。你们也要相信自己,不要怯场。”
“人嘛,没什么可怕的,都是一张嘴两只眼,一个脑袋两条腿。
要说谁比谁高贵,你们是我贺林轩的人,这一点,你们出去就不会在任何人面前矮谁一头。
都给我抬起头来,看着人说话,眼神要静,声音要稳,脸上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