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夫郎(177)

他对着贺林轩的脸,信笔而书。

左脸上联:赢了别得意。

右脸下联:终是一脸黑。

脑门横批:一雪前耻!

三人把这副对联反复品味一番,都笑得直不起身来。

贺林轩故作生气地瞪眼,“笑啊,接着笑,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他朝砚台上一抹,漆黑的两手就要在他们黑乎乎的脸上再添战绩,李文斌三人吓得拔腿就跑。

可惜诺儿腿短,跑的最慢,眼看就要被抓住了,急得大叫:“阿爹救我,快用美人计!”

李文斌非但见死不救,还停下来边笑边看热闹。

诺儿毫无悬念地被贺林轩捞进怀里,糊了一脸黑之后,他特别识时务地倒向阿父的阵营,朝东躲西藏的李文斌二人杀了过去。

四人闹作一团,笑声远远传开。

黄赫趴在栏杆上看了一会儿,就被逗笑了好几回。

林长勇抱着手,在他身后不冷不热地说道:“难得见你这么高兴。别是乐不思蜀,把主上的吩咐忘得一干二净了。”

黄赫收住笑容,回头看他。

“不劳你费心。倒是你,别记错了才好。”

他走到林长勇身侧,压低声音道:“主上只说,若是李家哥儿过得不幸,又碍于世俗哑忍,你我可替他除去心头之患。可眼下,有何处需要我们多此一举的?”

“何况。”

黄赫警告地看了他一眼,“他不仅是李家哥儿的夫君,还是主上准备重用的贺林轩。我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若是做了什么多余的事,妨碍主上功业,我第一个不饶你。”

林长勇冷笑出声。

“轮不到你教我做事,还是先管好你那张讨人嫌的嘴吧。要是被这一家子聪明人联想到主上身上,平白惹出事端,我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

他说完,转身就走,黄赫看着他的背影气得直想咬人。

第84章

半个月后, 何谚一行如期抵达南陵城。

入住秦府的第二日,何谚往李府送去拜帖, 携夫郎前来祭拜。

因天顺帝和秦老在李家回归的第一日便登门祭拜,南陵城里有些门第的人家相继送来拜帖,纷纷上门祭奠先灵。

事实上,除了张府、秦府和莫府,当年李府的故交不是在旧案中受了牵连, 被迫离京,就是在这几年相继告老还乡了。

这些客人与李家的交情非常有限。

但人家诚心前来,李文武也不好拒之门外。很是热闹了几日,直到陈氏一案正式公开审理, 才算消停。

此时, 灵堂中,除了高僧诵读经文, 再无喧哗。

何谚扶着夫郎跪下行礼,祭拜再三,心中百感交集。

他自然认得李家阿父,但真正令他伤怀的不是故人长逝, 而是这座府邸本身。

哪怕陈党行事嚣张,无恶不作。

但这十来年,不知是敬畏老太傅还是心中有鬼,狼子野心如陈敏祯都不敢占用这座宅院。

空置多年再行修缮,它仍然保留着记忆中的模样。踏入其中,往事随之纷沓而来。

他尚且如此, 更何况是身在局中的李家人呢。

但往事已矣,多说无益。

何谚没有表露出复杂的心情,和蓝氏说了一声,就随李文武去了书房。

张河则带着蓝氏去了内院大厅,问他胎相如何,这一路可有不适。

如今的南陵城,不论是初来乍到的蓝氏还是重归故里的张河,他们二人反而是最亲厚的朋友。

张河对他的到来很是欢喜,言语中总有关切。

蓝氏笑说:“就是刚上船那几日晕得厉害,好在林轩送来的人里有一位阿么很有法子,后来都是顺顺当当的。”

他此番前来,还专门备了一份礼谢那位老阿么呢。

张河吩咐去将人带过来,边说:“嫂子太见外了,往后可不能这样。”

蓝氏点头应下,又笑着问起李文斌,不知他们什么时候到南陵,可有书信送来。

书房里,何谚也在问同样的问题。

“林轩人还没到京城,就已经轰动整个南陵了。我听师父说,东喜坊一整个坊市的铺面都被他买下来了!手笔如此豪迈,可是要在南陵城再建一所四方来贺?”

李文武摆手笑道:“这倒不是。”

他从张家阿父口中听说,才知道新帝恩重将封赏他侯爵之位的事。

正因此头疼,王山就给他和张河送来一帖安心剂。

——贺林轩传书王山,让他在南陵城中做好定居的准备。

不说何谚,便是李文武对于贺林轩的雷厉风行和魄力,同样又是感激又是佩服。

他道:“长漳距离南陵不过一日路程,再造四方来贺便有些冲突。我听林轩的意思,似乎是要办书肆,另外还做些药膳、客栈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