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夫郎(204)

吴老夫郎被他提醒,也忙问儿子,他孙儿如何了。

兴武伯爷看着老父关切的神色,再结合贺林轩的前言后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只是,他这个“孝子”确实担负不起急晕老父的罪名,只得咬牙说:“他没事,在府里呢。”

带着人一路到了侯府前,老夫郎上了马车,兴武伯才脸色阴沉地道:“你们竟敢打伤我儿,打晕我夫郎!这件事,绝不会这么容易就算了!”

贺林轩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道:“伯爷何出此言?您莫非是说令郎被打得鼻青脸肿,丑如猪彘的事?这我却听府中下人说了,人不是在你们家么,和我侯府有什么干系?”

“还有令夫郎,大家可都看到了,是他热晕了,我好心收留他。您可不要不识好人心,像条狗一样,是非不分,到处咬人。”

“你!”

兴武伯爷气得眼前发黑。

贺林轩看他身形摇晃,连忙招呼人来扶着,叹道:“看来今日的天气果然非常差。伯爷,您若是在我府前晕倒,传出去,可要贻笑大方了。”

他一副为人考虑的模样,更险些将兴武伯爷气出个好歹。

愤恨地甩袖,他道:“你等着!这件事,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气冲冲地来,又气冲冲地走了。

贺林轩嗤笑一声,回头看见夫郎和兄嫂一言难尽的表情,笑了笑,道:“阿兄,稍后请人去伯府把请帖收回来。四方街开业,这些扫兴的人,还是不来为好。”

第96章

天顺元年, 八月八日,万事大吉。

四方来贺的三家分号和南陵城的四方街在同一日开张, 山水镇与长漳的两家四方来贺同时推出庆祝活动。

正可谓是南北同庆,万民同欢!

其余地方便不赘述,只说四方街开业时的盛况。

当日,整个街坊人声鼎沸,人满为患。

而皇帝陛下御赐亲题的四方匾额高高悬起时, 气氛直接推到最高♂潮。

茶楼、食馆,酒馆座无虚席;而开业不过一个时辰,四方客栈的客房就被预定满员,动作晚了一步的赶考学子纷纷为之扼腕。

四方楼里展示的精品更是让人趋之若鹜。

单就文房四宝来说, 精心设计的毛笔和砚台便展示了二十多种, 每一样都十分雅致。墨水的香味和颜色让人耳目一新,便是纸张都有新颖的香型和质地, 令人目不暇接。

今日虽是展览,但预定够买的册子就录入了一本又一本。

不过,最热闹的当属四方书肆。

药膳馆在其中,反而显得冷清许多。

因为今日这里只招待携带请帖的贵客, 都是京城数一数二的人家,李文斌和贺林轩亲自接待。

等到午膳时分,两人才终于歇了一口气,上了三楼。

药膳馆一共三楼,第三楼只有两间大厢房,在这里的客人都是和乐安侯府关系最亲近的那几家。

此时, 夫郎孩子们在东厢房,其余人则在西厢房。

莫安北正靠着窗看底下攒动的人头,黑压压的一片,暗自咋舌。

听见二人进门的动静,他回头道:“还好你们提前几日就和我打了招呼,否则,这么挤下去搞不好真要出事。”

如愿以偿当上振国将军的莫安北,如今正负责京城巡防。

贺林轩问他借调了人手,这才在第一时间维持住了秩序。

李文武边接过张浩海递过来的茶水,边道:“看到这场面,我便想起四方来贺第一日开张的时候。那时,虽然有何尚书帮忙撑场面,可我心里还是忐忑得紧。没成想,真到了开张时我连鞭炮声都听不见几声,光是看着人就觉得眼晕呢。”

何谚笑道:“可不是么。”

当日的场景他也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最有发言权。

“还是南陵城里有钱人多啊,瞧着今日上门来的客人没有一个布衣。林轩,你可要赚得满钵喽。”

贺林轩笑道:“承大人吉言。”

何谚觑他一眼,又道:“不过话说回来,是不是人越有钱越小气?我可记得第一家四方来贺开张的时候,咱们贺爷可是大方得很。茶水免费,花用一律五折不说,还送了福袋,可谓是出手阔绰。怎的,今日我连赠品的影子都没看到?”

他戏谑地看着贺林轩,倒是李文武笑着说:“远丰兄这可就误会了,林轩向来不心疼钱。赠品自然有的,只不过,给你们的和给别人的不是一样东西。”

众人闻言都有些好奇,忙问给别人的又是什么。

李文武喝下茶水,叹笑道:“除了福袋装的点心,还有一本四方册——长漳最新出的那本,写了什么,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吧。”

众人咋咋嘴,都有些吃惊。

张浩海当先忍不住道:“林轩,你这招可真够狠的,我看,兴武伯爷这病看来是好不了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