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宅门扯淡日常(14)
开出了城区,便见一条大江。
正值冬日,江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只是底下的江水还在滚滚流淌。
春江边上曾是一大片苞米地,如今已经收割了,只剩落成一堆一堆的秸秆,变成一片广阔的黄土地。
于家屯儿可真是一个穷乡僻壤。
就这样沿江开了好一会儿,才隐约见了人家。
听闻整个屯子的人大多姓于,没什么特产,就是盛产双胞胎。
宗兰的弟弟妹妹便是一对龙凤胎,宗兰的祖父也是双生,有一个双生子弟弟,听说两人长得一模一样。
刚进屯儿,宗兰便见识了。
在屯子口见了一个男人,车开了没多会儿,便又撞见一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真是信了这于家屯儿的邪。
一对双胞胎宝宝当然可爱。
只是一对中年了的男子双胞胎,在这人烟稀疏的小屯子,这么一前一后地撞见,却有一些个诡异。
宗兰瞪大了眼睛,扒着车窗,向那人离去的方向望了好一会儿。
白齐则淡定多了。
当初为了二少爷成亲的事,没少往于家屯儿跑,早见识过了。
好在宗兰弟弟妹妹是龙凤胎,显示异卵,宗兰见了,哥哥叫宗盛、妹妹叫宗惠,确实长得不一样。
宗兰知道原身娘家的境况不好,只是不知会这么不好。
小屯子里一个土坯房,用木栅栏围了一个小院子,进了屋,家里除了一些必要的物品,便空无一物。
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宗惠、宗盛却一个劲儿地说,姐姐嫁入白家后,日子已经好过多了,婶娘家比自己家要好一些,每月又有白家贴补的五块钱,能吃饱、穿暖,把屋子烧热,还能剩余一些钱。
宗兰在屋子里说话。
白齐则一个人在外头劈柴,把堆了一墙的柴全劈了。
这家里也没个成年男丁,这些活儿,婶娘自己也不好干,白齐一来,可真是帮了婶娘一个大忙了。
听说婶娘有一个儿子,只是是个不争气的,人在春江市,一天到晚在外头混,每天混点钱便赌博喝酒。
宗兰坐了一下午,便返回了春江市。
车开到一半,天彻底黑了下来。
车里有一些冷,宗兰抱住自己缩成一团,倚在车窗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
婶娘家也冷,宗兰在婶娘家时本就受了一些寒气,在车上一睡,到了白家下了车时,宗兰便觉得全身都软了下来,脑袋晕乎乎的。
晚饭也不吃了,一回屋,便沉沉睡了过去,额头还有些发热。
第7章
从于家屯儿回来后,宗兰大病了一场。
脑子昏昏沉沉的、头疼恶心,饭也吃不下,严重时甚至下不了炕,常常捂着被子一躺就是一整天。
每日困了便睡,醒了,便望着天花板发呆。
脑子发热,眼压升高,眼球肿胀得难受,总是自己淌眼泪。
佟妈一直唠唠叨叨的,宗兰也听不清唠叨的什么。
病中,宗兰发觉原身的记忆回来了一些。
隐约可以想起同弟弟妹妹生活的往事,但都是细碎的片段,不连贯,也不大清晰。
只是记忆一回来,对弟弟妹妹的感情便深切了一分。
那天在于家屯,宗兰也觉得看不过眼。
一日宗兰喝了汤药,发了汗,又睡了一大觉,感到身上好了一些,便下了炕,和佟妈闲聊了几句。
问佟妈,白家女人里,有没有把娘家弟弟妹妹接过来的先例?
佟妈说,三太太曾把妹妹接来过。
三太太在家中是庶出,下面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亲妹妹,母亲没生出儿子,一直不受父亲重视,母女三人也时常受大娘打压,后来三太太嫁了过来,母亲又病逝了……
当时,三太太正怀着二少爷。
太太回了一趟娘家奔丧,回来后便一直忧心,怕妹妹受了大娘欺辱。
老爷便开口,让太太把妹妹接来。
太太的妹妹在白家一住就是七八年,老爷一句闲话也没有,后来从白家出嫁,还给备了丰厚的嫁妆。
宗兰听了,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自己的情况,毕竟与三太太不同。
三太太同老爷有感情,又生了二少爷,为白家开枝散叶。
反观自己,说是二少奶奶,只是二少爷又不在,说白了,也就是个吃干饭的,对白家没一点贡献。
三太太仅一个妹妹,自己偏又是多一个弟弟。
要接来,别说老爷太太不愿意,她自己都觉得这要求过分。
宗兰身上还没好利索,这一下炕,又受了寒,晚上又烧了一夜。
连着一周了,宗兰的病情反反复复。
时而发热,时而头痛欲裂,还伴着强烈的恶心,身上疲累得要命,只是又难受得紧,睡也睡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