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大人太高冷了怎么办(重生)(109)
那就任由李凌风坐大,进而把世家连同他们国公府也蚕食干净吗?孙婵忍不住问:“皇后,是否可以代替傅家出面?聚起旧日幕僚和门生,一同讨伐李凌风?”
她爹的笔触顿了顿,半晌再次落笔,“那要看皇后有没有这个魄力,她是中宫,也是宰相嫡女,总能在李凌风把朝堂官员清洗一遍前,拖延些时间。你可以请文昭玉进宫会一会皇后。”
孙婵心里塞着块棉花似的,眼耳口鼻都闷着气,原来她只有些小聪明,面对着这样的大局,脑子搅成了一团浆糊,若没有她爹,当真什么法子也想不出来。
难怪前世被人算计,在床榻上病着耗过了大好年华。
前世……前世李凌风与傅家起码维持了表面和平,直到她重病无力关注时局。
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
她似乎抓到了真相一角,虚虚晃晃看不真切,她小心开口:“爹,你觉得李凌风,这时候对傅家出手,是为什么?”
“他最近作为,让人觉得他很缺银子。”
她爹头也不抬,话只说一半,孙婵想到了最近两月,从兵部尚书刘氏开始,所有涉及世家的案子,都有大理寺卿彭绍大人审理。他年迈且向来公正,在朝颇有名望。
所有案子无一列外,都是抄家流放。
这些世家积聚的财富,都被李凌风收入囊中。
而且,如今年关将至,他还安排削减六部开支。
他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她闭上眼,仔细回想哪里出了差错,听她爹说道:“我接到潜伏匈奴王朝多年的,前进勇大将军何建的回信,李凌风,的确与乌邪木达成交易,只是,筹码还未送到,是以乌邪木一直不给他书信,三皇子一案,没有证据,只能一拖再拖。”
孙婵双手颤抖,死死抓着暖炉,“国库,难道没有银子吗?”
“先帝时期吏治清明,国库一直只能勉力维持,他许我训练死士,消耗了余存大半,剩下的银子,若要动用,国库便真的空了。若有灾祸,拨不出救济款项,一定会民生大乱。”他终于抬头,就着微弱的阳光眯了眯眼。
原来是这样!
今生最大的变数,是她没有嫁给沈青松。
孙婵睁了眼,无法抑制心中翻腾的怒火,她一直想不通,李凌风三月登基,到现在已有九月,为何迟迟不对三皇子下手,原来是等着她及笄。
待她嫁了沈青松,妻随夫纲,李凌风便掌握了整个国公府库房,后来她爹为了她,甚至在三皇子被诛杀时选择静默,默默承受对先帝的愧欠。
她坐在椅子上,浑身发寒,眼睛酸涩,眨了几下让泪水消散。
孙文远写好了信,拿起信纸,吹干墨痕,折好装进信封,过来拍拍她肩膀,“婵儿放心,我已嘱托何建将军搜集李凌风与乌邪木的来往书信,不日将会送到,定叫他的罪行大白于天下。”
作者:婵儿:歪,荀安哥哥,回来谈恋爱!六壶她在拼命走剧情啦,就为了让你快点回来。
第59章
将将鸡鸣时分,大梁的皇帝陛下李凌风,掀被下榻,就着侍女的服侍穿戴衣冠,对着铜镜整理胸前飘带。
独处的他面上总有丝丝缕缕的冷气,从冰窖似的内心深处发散出来,一贯维持的温文尔雅难免有一二分扭曲。他端详着铜镜,确保自己的神情温良无害,才步出寝殿。
天还未尽亮,庭前更漏点滴,月牙仍挂在清冷的树梢。寝殿旁的小书房里烛火明灭,把他低头看书的身影投到后面一排书架上。
小内侍轻着脚步送来一碗燕窝鸡丝白菜粥,看着他目不转睛盯着书页,一手握着瓷勺,看也不看便把粥送入口中。
一个时辰后,这位青年皇帝将会披上朝服和冠冕,步入宣政殿,接受百官朝拜。
除了他们这些贴身内侍,没人亲眼目睹,他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默默付出了多少。
外头有小黄门通传,“大总管忠胜大人求见陛下。”
皇帝把书翻转按在案上,放了空碗摒退旁人,“宣。”
忠胜容色略疲惫,眼下一片青黑,正要跪下行礼,李凌风挥手免去。
“孙国公已经察觉豹房存在,昨日召见户部小吏陶定。”
“最近,朕所为的确急躁冒进了些,被他察觉,也在情理之中。看他下一步如何动作,若是隐而不发,或许,还有机会,让他放弃三弟,扶持朕。”
李凌风转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忖度片刻,因为乌邪木来了数封书信催促,刻不容缓,他在吩咐豹房中人为那群纨绔子弟加重五食散的剂量,佐以古书中昏君才配享用的酒池肉林,令他们整日昏沉,闯出无法饶恕的祸事,趁机瓦解严丝合缝互相勾连的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