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夏凉[种田](156)

作者: 头置簪花 阅读记录

搁往日里,儿子一口气说了俩精准的好词,里正心里满意着呢,这会儿却被他这俩词弄得心惊肉跳,“啥?你说啥?军里人?”

里正沉默了一阵,脸色开始变得不好,显然是和葛立轩想到一块去了。

他进屋披了外褂,就要往外冲,被葛严氏给拦住了,葛严氏也急,但到底更担心自家人,“你这老爷子,什么都没问清楚呢就过去,那可是带刀的军官!你去了又顶什么用?再说了,这……也不一定就是找麻烦的呢!”

葛立轩急得跳脚,“娘,我看着那些人冲过去的,一色儿的不是善茬,你怎么还拦着呢!”

里正压了压葛严氏的手,“没事,我去看看,既然是军官,就万没有不讲理一说,再说村里来了人,我这个里正怎么都该出面。”

葛严氏劝不住,又拉不住死要跟着去的葛立轩,等爷俩都出门了,饭也不做了,忧心忡忡地盼着葛正修那边没事,她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这日子刚好过了一点,怎么就又不安生了……唉,这都是什么事啊!”

而葛正修家里。

队长望着眼前这张异常熟悉的脸,不敢相信道:“正修?真的是你!”

葛正修也有些懵,“吴压,这是?”

他和居言正在用午饭,就听见大门口有人不停叩门上的铁环敲门,还不出声,寂静的正午时分,只有一声声空荡的“珰珰”声响在周围。

两人都有些纳闷,自从建了新房,门上的铁环就基本上成了摆设,村里人没人会想到去拉那个,都是外面喊一声推门就进了,所以这突兀的“礼貌”就叫两人意外了。

葛正修和傅居言对视一眼,道:“你先吃着,我去,可能是钱、何两位掌柜也说不定。”

自从大家分工办成了第一场拍卖会,他们夫夫和这两人,连带两人及留在华曲的福王的几个亲信,俨然形成了一个商事讨论小组,三天两头就要聚一聚胡天海地聊一聊。不过一般为了方便,大家都是聚在绝坊,倒是少有找他们上门的情况。

等打开门一看,越过并不眼熟的武宁将军,看见了吴压那一张面无表情的死人脸,葛正修这才压不住惊讶问出了声。

两人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武宁将军一身便服在一番疾走后早被汗水浇透了,不耐烦他们在这打哑谜,更因为想到一门相隔的农家院里就是老侯爷的孙子,他的小主子,紧张之下绷着的一张毛脸就更凶戾了,他打断两人的眼神交流,“吴压,认识这位?”

武宁将军上下打量葛正修一番,身材高大挺拔,容貌硬朗,眼神黝黑有神,黑胡子底下的厚唇撇了撇,替小主子相看了相看,这位,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

吴压压下心中的惊讶,连忙给武宁将军做介绍,“这就是宁老大嘴上经常提的那位,”他看了看葛正修,侧手挡着脸在武宁将军耳朵边小声道:“深入敌军,捣毁了敌军三千屯粮的那位,葛正修。”

武宁将军这才正眼看葛正修,这才发现,眼前人平静面容下隐有刚戾的气质流露,不似常人。

“你就是葛行长?”

东陵兵制,十人为一帐,五帐为一旗,五旗为一行,五行为一营。

分别设帐头、旗总、行长、营将为各级首领。

到了武宁将军这个等级,行长什么的,已经不是能劳他接触的了。

但葛正修是个例外,原因就在于这个只领着一支二百多人的小行长曾一度成为军中平民行伍的追随对象。

当年出战大庸的,一共有三波,除跟随宁戟父子先行的边军,还有后来随御驾的卫军,再有就是当时紧急征收的民兵。

战事紧急,民兵训练不过月逾就被迫跋涉征战,其实力比之边军、卫军,可想而知。

卫军本乃环卫京都之精兵,世家贵游居多,桀傲气盛,地位高上,藐视另外两军。

古往今来,军中兵丁其气尤盛,不加疏导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内乱,战事残酷,就尤其需要发泄。

边军有宁家父子护航,卫军颇有忌惮,便欺压民兵,民兵出自乡野者众,直率粗野,不事心计,往往被卫军暗地里的诡计小谋捉弄,虽畏忌其权势,久被压迫,自然忍无可忍反抗。直至后来,已经形成了两军对垒之况。

葛正修就是这个时候被军中各将领看在眼中的。

在一次突袭夜战中,仅率一行就捣毁了敌军后方屯粮重地,立功卓越。

这不是最让三军震撼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葛正修浴血归来后却将荣誉拱手让人,给了原本负责夜袭、却因为受敌军埋伏几近覆灭的一支卫军小将。

恰巧,那名小将,是王家二子的内弟,其妻齐家女的嫡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