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凉[种田](186)
季锗阳小声嘀咕道:“真是个怪人。”
卫青宁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仿佛想起了自己在华曲被葛子文欺负时的样子,也是这样,衣服要仔细拍打干净,要不然,回去会叫家人担心。
他不受家里人宠爱,想来这份咽进肚子里的委屈,是因为他那位小姨吧。
第93章
王嵘一路出了国子监, 循着回家的路走出老远,才在街上看见正在买东西的他的小厮,他垂下眸, 掩盖住了眼底的厌恶。
小厮见了他, 也不着急, 自顾买了想要的东西, 才走近王嵘,也不帮他拿书本, 只淡淡赔笑一句:“来的晚了,公子莫怪。”
他这样说,王嵘就知道了,马公子那群人,估计又是他二弟找来给他不痛快的。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但近来尤其多,他的小姨即将要进府, 虽说不能是妻位,但也是说定了侧夫人的,嫡母气盛,王峥亦和自己的母亲同仇敌忾, 所以近来没有给过他好脸色。
王嵘已经习惯了, 只是越发担忧他小姨的处境。
他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天真孩童,幼时母亲去后,被扔在府外孤苦无依的日子里,是小姨给了他唯一的温暖, 教会了他子史书经、文茶书画, 更教他处事为人、寡义廉耻。
但生于这样的家庭,府里的这些人, 哪里还有什么寡义廉耻之说。
君子总归是争不过小人的,所以他只能沉默,只能藏拙,以期自保。
他不想叫小姨担心。
小厮一路轻哼着不着调的曲子,显得心情很好,王嵘在他身边一言不发,十五岁的少年看上去身材瘦小,单薄无依,倒比衣冠精致的小厮更像仆人。
王嵘仿佛毫不在意,在转过一处繁华的街头时状似好奇道:“这里如何这样热闹。”
那小厮听了,居然毫不顾忌的嗤笑一声:“我的大少爷,您终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自然不知道我等凡夫俗子的热闹,今儿个,可是掬月楼里那花魁月娘的初场拍卖,好些个老爷争着抢着要竞拍呢。”
大约是想讨个好,便在王嵘面前贬低起福王开办的明楼来,“要说这明楼,怎么说也是王公贵胄的东西,却也是不大讲究的,连这秦楼楚馆开个场,也要手伸进来,抽取个什么’专利‘费,如此霸道行径,想来……”
王嵘不以为然,“若无利可图,就是威逼利诱,又有什么人捧场?”
小厮被他冷不丁噎了一下,一张谄媚的脸变得讪讪,不再说话。扭头却看到掬月楼人影攒动,不由心中一动,“哎呦,大少爷,小的罪过,向您请罪,出来时二小姐吩咐过小的,要小的去慈心斋买些点心回去,如今咱们却是走过了,您看这……”
王嵘微低着头,声音里不出意料带上了犹豫之色,“如此,你自去替二妹买点心去吧,我一个人走走,稍后便回家。”
小厮喜笑颜开,搓搓手,“多谢大少爷,就是二小姐的点心钱……”
王嵘一顿,眼中划过厌恶之色,面上却是云淡风轻,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拿去吧。”
终于赶走了这个贪得无厌的东西,王嵘长舒了一口气,心虚地左右看了看,他微弓着腰,拐进了另外一条街,向着小姨暂住的地方去了。
他也不想像这样偷偷摸摸的,但是他年岁渐长,和小姨之间总要避嫌,他不想因为他的原因,叫那些市井小人在他的小姨身上,又多一层谈资。
因为议亲之事,齐家举家搬来京都,算来也有月余了,但因为种种原因,齐温婉并没有和齐家人住在一起,而是搬出了主家,独自找了个僻静的巷口小院,带了两个衷心的奴仆,安然住下了。
如此不守女则、目无尊长,齐温婉的名声早就被齐家人传成了狼虎之女,以致于他们得偿所愿,将齐温婉压在齐家多年,直至她如今二十二岁,才终于得了他们的安排,即将要进入王家。
若说齐温婉不怨,那是绝不可能的。
但人在世上,身不由己者众,又如何能十全九美?
她这话一出,密间里与她对面而坐的人就急了:“温婉,如何不能?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能?你到底在顾忌什么!如果是王嵘,他是王家的子嗣,轻兴侯就是再冷血无情,断也不会虎毒食子。还是……你,你当真放不下生前名?”
“楚公子!慎言。”齐温婉油盐不进,面上依旧保持着世家女子的仪范,冷冷道:“往事云烟一场,不必提起,小女子如今即将适人,还请楚公子莫要再口出妄言。”
“你不必拿话堵我!”楚怀清最恨她这副模样,好像两人之前种种,在她眼里,都成为避之不及的魔窟冷渊一样。他像走投无路的困兽,低吼着:“士为知己者死,我楚怀清是没有本事,可是也轮不到你一个弱女子来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