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媚骨(331)

  阿蕙就笑:“不碍事。既然这样,我推荐一个人:我二嫂的堂妹宋欣怡,她在英国念过财务,想过来帮忙。”

  陆启平就蹙眉,问阿蕙:“是二太太跟您提起的吗?”

  倘若是二太太提起的,这中间就有姑嫂交情在里头。

  陆启平怕阿蕙难做。

  “不是,是宋欣怡自己提的,二嫂不知道。”阿蕙道,“宋欣怡心细,念书又用心,功底扎实。又是亲戚,我想用她试试……”

  陆启平就沉默了一下。

  “账房的事的确需要心细。”陆启平肯定了阿蕙的话,可说完这句,话锋一转,“她没做过。从前账房带徒弟,都要学三五年。”

  “叫她试试吧。”阿蕙道,“听说英国人记账和咱们不同,更好用。您找个老账房,试试她如何,假如还行的话,先让她到我厂里实习两个月……”

  中世纪意大利人发明的复式簿记,然后被推广到全世界。

  基本上就成了会计的范本。

  阿蕙到了美国后,自己做生意,就自学了复式记账法。比起老祖宗的珠算,复式簿记的确更加简单方便。

  宋欣怡学财务,肯定学过复式簿记。

  陆启平听了阿蕙的话,点头说好。

  他会给阿蕙建议,却从来不质疑阿蕙的决定。

  阿蕙越来越喜欢他。

  说定之后,阿蕙给宋家打了个电话,把消息告诉宋欣怡,让她明日到赵家来,阿蕙也亲自面试她。

  宋欣怡雀跃,道:“我会准时到的。”

  第二天九点,宋欣怡果然来了。

  阿蕙请她到她自己的院子里去。

  她请了家里的总账房来考验宋欣怡。赵家的总账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他带着老花眼镜,把一本较薄的账本递给宋欣怡,又给了宋欣怡一幅算盘,让宋欣怡两个小时内把帐对好。

  然后大家都出去了,只留宋欣怡在客房写写算算。

  宋欣怡倒也不见紧张,不紧不慢仔细对着。

  阿蕙则招呼老账房到楼下喝茶。

  巧儿给他们上了茶点,小禹和明芜在阿蕙身边的沙发上坐。

  老账房就问阿蕙:“这位就是廖家的三少?”

  廖士尧的三个侄儿住在赵家,二侄儿甚至去了教会学校念书,传遍了茂城。老账房很少在赵家内院行走,他没进过廖氏的孩子们。

  只是他在赵家将近四十年,认识赵家的孙儿辈孩子。

  小禹是张陌生的脸。

  “是的。”阿蕙摸了小禹的头,笑着说道。

  “我的小孙子,也像三少这么大了。”老账房笑眯眯的说道。

  两人就拉起家常。

  没过一会儿,楼梯口传来轻盈的脚步声。阿蕙和老账房抬头。只见宋欣怡捧了账本,下楼了。

  她已经算完了,还是放弃了?

  老账房很是诧异。

  饶是他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账房,也不可能在半个时辰内对完这本账册。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行。

  这本账册是赵家二十八年前的。当年的收入比较隐晦,账面漂亮,实则入不敷出。

  这是老账房自己做的。也是他的得意之作。

  后来每次换账房考验,他都是拿出这本来坐镇。

  所以阿蕙找他来面试宋欣怡,他自然就想到了这本。念过新书的**不知天高地厚,想做账房?

  老账房心里好笑,也想给宋欣怡一个下马威。

  哪里知道。半个小时宋欣怡就下楼了。

  老账房心里窃笑:估计和其他小学徒一样,被账面骗了,对的乱七八糟吧?

  “对完了吗?”阿蕙笑着问她。老账房给宋欣怡的这账本。一开始阿蕙只是随意翻了翻,不清楚其中的猫腻。在阿蕙随手翻阅中,没仔细看,只觉得挺简单的,所以宋欣怡这么快对完了,她并不意外。

  “对完了。”宋欣怡淡笑,把账本递给了阿蕙。

  阿蕙接过来,又递给了老账房。

  老账房居然有些兴奋。

  找出宋**的错误百出、抨击新派所谓的财务学。让做了三十多年的账房的老先生心里有些激动。

  他甚至迫不及待想看看宋欣怡闹的笑话!

  他要给那些崇洋媚外的新派**一点羞辱,让她们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才是正派,才应该花功夫学习!

  洋派的东西都是奇技淫巧。

  老先生并不讨厌宋欣怡。也不讨厌阿蕙,他只是遇到了新旧观念冲突的时候,本能站在旧派这边。

  他接过阿蕙递过来的账本。一下子就翻到了最后一页。

上一篇: 良田千顷 下一篇: 绘天神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