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躺赢人生(337)

作者: 言亦语 阅读记录

不是她自信,而是想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都说人长大了后,就不会像小时候那么认真学习,注意力也没有那么集中,看书效率反而不如小时候。林蓉蓉觉得这样的话有部分正确,这不代表长大了,真的不如小时候,她觉得看问题这方面,小时候肯定不如长大了,比如小时候学习,就是按照课本要求内容去学习,但长大了后,则开始明白归纳知识点,这一章节涉及什么,下一章节涉及什么。

她真要参加高考的话,绝对能很快的总结出各种知识点,迅速把知识点过一遍,然后再进行查漏补缺。这些都是她上辈子学习后的经验,尤其是大学时候的考前临时抱佛脚。

虽然老师们都说临时抱佛脚不行,实际上对有些科目来说,临时抱佛脚很有用。

当然了,不管什么原因借口,林蓉蓉都必须承认,自己好像真的不是很爱学习。

顾成北板着手指和林蓉蓉念:“人家在会议上说了,要实现教育平等,不管你是工人还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可以参加高考。平等,你懂啥叫平等不,哪怕你是地主的女儿,你也可以参加高考。”

当然了,人家是有前提的,文化水平达到了可以报名参加高考的程度。只是这个东西,原本就没有办法衡量,现在高考恢复又匆忙,哪里来的时间去核查这些,只要报名参加高考,就不会有人阻止。

这可是影响别人一生的事,谁敢去阻止?

“我不懂。”林蓉蓉平静的摇摇头,“行了,别说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准备高考,别的事情不用管了。”

“我……”

“你一个高中生,恢复高考了不去参加高考,这像什么话?”林蓉蓉不容他置喙,“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我希望我老公是大学生,是知识分子,以后的带你出去有面子。”

顾成北左想右想都觉得这话听着怪怪的,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想起来哪个地方怪异,他只觉得林蓉蓉现在简直□□得过分:“人家地主当年都没有你那么过分。”

“得了吧,说得你家种地主的地不交粮食似的。”

顾成北微微垂头,用眼神表示自己的不满。

在林蓉蓉想说什么的时候,顾成北一转头,回房间里去了,狠狠的摔门,以此表现他的愤怒。

林蓉蓉重重的“哼”了一声:“打别沙怪(讽刺别人闹脾气,拟音)的。”

说出这个词,林蓉蓉有点小小的兴奋,早就想说这个词了,她对这地方的方言很感兴趣。比如形容一个人成绩差,叫吆鸭子,初听觉得怪怪的,但一深思,就非常有道理了,因为吆喝鸭子回家的人,都是在鸭子后面赶着鸭子回家,用吆鸭子形容学习成绩差,全班倒数,非常的形象准确。

林蓉蓉不理会顾成北,后来又来人买书,林蓉蓉都自己去卖,一样做得好好的。

到了大家快下工的时候,林蓉蓉就直接去做饭。

顾清月会帮林蓉蓉烧烧火之类,现在顾清月的主要任务是带游家荣,并顺便看着顾婷婷小朋友。

顾家众人都喜欢林蓉蓉做饭,除了好吃外,还因为林蓉蓉每次都提前把饭菜准备好,大家回到家,就可以直接上桌吃饭,而不是以前那样,回到家,还得等很久,还不敢催,一催就被骂让他们自己去做,只知道吃现成的人没有资格催。

大家下工回来后,徐晓兰和陆子娟非常积极的去做她们的事,她们已经把家里做吃食的活儿当做自己的了,虽然辛苦,但也是学到了手艺,以后哪怕真的分家了,她们也可以靠自己的手艺过活。

林蓉蓉则向顾绍季和陈明英主动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跑来自家买书。

她的解释是顾成北在镇上认识了几个朋友,对方手里有些和高考相关的书籍,对方考虑到,农村的很多人可能弄不到书,于是就让顾成北带回来一些,一方面为了赚钱,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这些人有书可以使用。

她是怕自己不“解释”,顾绍季和陈明英会多想。

陈明英听完后叹气:“卖得也太贵了,简直得罪人,下回别干这种事了。”

他们都觉得,对方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否则不会卖这么贵了。

顾成东顾成南隐约有些明白,毕竟那些书,可是他们挑回来的,这会儿怎么就变成了别人的东西了。

顾成东张张嘴,正准备询问什么,被顾成南推了推,于是顾成东不说话了,但看着自己弟弟,有些奇怪。

徐晓兰和陆子娟却不高兴了,陆子娟直接道:“妈,你那是不知道现在的状况。那些书贵着呢,你出去打听打听,人家抱着钱都买不到。”

“还有拿着钱都买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