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玻璃人(142)

作者: 小昀山 阅读记录

他这段话语速奇快,说话时手上拿着的勺子晃来晃去,把程姜的情况阐述了一遍后才停下来换了口气。

“你不用这么着急的。”程姜评论道。

“不好意思,”沈霁青低头又喝了两口粥,“我还以为自己在做考试口语。我当年出国的时候本来要去美国,所以考了一个语言考试。里面口语板块里有一道题是说一个人遇到一个两项抉择的困境,要我们总结她的问题、解决方案并提出解决方法,限时六十秒。”

他这一打岔,程姜的思路果然被带歪了。

“六十秒能解决什么问题?”

“不用解决,只要有理有据且语言流畅就行了。反正虚拟事件而已,提建议很容易,我们又不用负责。……现在让我们再看看你的——假装这里有一个天平,你往左边放一号方案里你觉得你最难以承受的部分,往右边放二号方案里你最难以承受的部分。”

程姜思考了一下,很快说他放完了。

沈霁青没问他具体放了什么。

“那么现在告诉我,假如你选了一号方案且遇到了最好的情况,那么左边盒子里的事情会持续多久?”

“一年?或者好多好多年。”

“最——好——的情况。”

“那就是一年。”

“好极了!那么二号呢?”

“五个月。”

“所以?”

程姜没直接回答他,而是把搅肉馅的盆抱到沈霁青前面,道:

“这个快要弄好了。你闻闻?”

沈霁青依言把脸悬在盆里吸了一口气。

“你知道吗?”他兴奋地评论说,“如果我再年轻个十几岁,然后你骗我说这是熟的让我尝一口,我肯定就上当了。”

程姜笑了笑,回过头去继续搅肉馅,再用沈霁青擀出来的饺子皮把二十个手掌大小的蒸饺一个个整整齐齐地包好摆成几排。根据他以往的观察,这么大的饺子沈霁青顶多一次吃两个差不多就能饱。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食量这么小。

包完饺子后,他才说:

“我这几天又把之前翻译考试二级的复习捡起来了。”

“是吗?”

“对。假如五个月待在家里,是一定要好好利用时间的吧?这次我可没有理由考不过了。我看网上说这个证还是挺有分量的,找工作的时候会帮助非常大。”

“那是肯定的啊。”

“然后我想,也许我可以在这段时间把一本国外的小说来试着翻译成中文。当然不指望出版,就是练习一下。我的英译中水平最差,但五个月应该够一篇练手用的初稿了。你觉得呢?”

“我觉得听起来很棒。”

程姜想了想。

“那你……有没有特别喜欢但是没有中文版本的外国小说?”

“我想想。我上高中那会儿特别喜欢韦罗妮克拉夫林的《Fiddler’s neck》。我房间里应该收着一本,你可以直接看着那个翻译。国内没有译本,但这本书在国外好像还是挺有名的。”

“是吗?不过我倒是不太知道Fiddler’s neck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我最开始也不知道,这个词也查不出来。我是直到小说进行了一半的时候弄明白的,因为男女主角都是乐团里的大提琴手,然后有描写说他们的胸口各有一小块疤,加上那个时候我也想过去学一学大提琴,才联想到是’琴吻’。”

“这样啊。那最后去学大提琴了吗?”

“没有。没办法,我又不是天才学生,高考前哪有时间去学乐器啊?”

他们一起把所有饺子放进蒸箱里,相视一笑。

外面没有下雪,弥望是灰沉沉的一片。但是家里的高墙角上已经挂满了红绿白色的纸板星星,屋子一尘不染,连沙发罩都被沈霁青换了个新的,呈现出干净的蓝白格子图案。结实明亮的玻璃窗把窗外的冷气统统隔离在外,而屋内的三个人已经围坐在了桌前,在“圣诞老人进城来”的背景音乐下吃热腾腾而香气四溢的肉菜蒸饺。

当然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程姜觉得这样就很幸福了。

作者有话要说:卷3完。

在前两卷的低潮后,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小高潮,到这里基本落幕了。

-

卷4会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霁青。关于他的童年碎片,以及两个人捅破窗户纸的情感线发展。

顺便一提,你们回去可以考一考朋友们“Fiddler's Neck”是什么意思(笑)

-

DON'T RESCUE ME(不要救我),敬请期待。

☆、chapter 69

程姜很少进行英翻中的尝试,因为中文比英文差了不止一星半点。然而随着他在中国生活时间越来越长,加上他又自己磕磕绊绊地写了一篇中文小说,语言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