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粉(234)

说完他又道:“其实臣在想,上回夜探大理寺的也不知是否将是此人。”

皇上抬眼:“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沉吟了会儿:“天下大乱那几年,四处也多的是行侠仗义的游侠,这些人心系苍生,却无管束,不愿与官府打交道,此人也可能是其一。

“眼下国忧当前,只要此人不曾祸害什么,可不去惊动他。”

靖王也领了旨。

……

查案进行得如火如荼,街头四处有人议论纷纷,猜测着案情背后的不合理,但不管怎么说,新年渐渐逼近,四处响起的炮仗声总归比这些更令人向往。

袁家也贴起了春联,袁婧做好早饭,袁缜就披着一身飞雪回来了:“姑姑!”

袁婧接过他手里一篮子菜,道:“怎么这么晚回来?”

“官府在东城这边抓人,我跟着看了会儿才回来。姑姑,”袁缜道:“官府抓的是跟徐家那案子有关的人,我听说昨日有人在东城查得了一辆马车,这马车就是送徐涛到南城门内的那辆车!”

袁婧疑惑:“也是马车?”

“嗯!”袁缜重重点头,“这八成就是那天李姑娘来打听的那辆车!”

袁婧沉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姑姑,那徐涛会不会是赵家的人杀的?”

袁婧看了他一眼。

“姑姑,赵家真的还有人犯事吗?如果真的还有人在,那咱们——”

袁婧侧转身来,目光落在他脸上,半晌道:“说不好。先洗手吃饭吧。”

袁缜洗手出来,袁婧又拿了张纸条给他说道:“你回头把这个给李姑娘送去,也许会有用。”

“这是什么?”

“赵家皇权掌了有近两百年,为保国运,有他们很多信仰讲究,恰好我听说京师就有两处地方长年受他们香火,如果是赵家的人,也许他们会在那里出现也未定。”

袁缜朗声道着“哎”,坐下来吃饭。

袁婧又道:“李姑娘那日没说找马车做什么,你也只当不知道就行了,不要对外说起。到了李家,让门房转交便是。”

……

燕京城再大也只有这么大,有画像有见过冯明的证人,还有那么大一辆马车摆在那儿,官府很快在城内锁定了几处范围,谨慎起见,城外也带了人去。

晏衡怕冯明是个幌子,还私下里在行动。

消息递上去后李南风却就消停了下来,听着官府行动的消息关注着进展。

早饭后李夫人正筹备着除夕家宴,她与姐妹们也都跟在偏厅里听着,疏夏就说门房有东西给她。

李夫人问:“什么东西?”

李南风不动声色将纸条塞进袖筒:“我一只珠串儿落在前院,门房来问是不是我的。”

李夫人一般不会当着多人在场的时候说她,不过也还是给了个警告的眼神,马上过年了,不能容许仪态不周。

李南风回房着人找来晏衡,把袁婧给的线索转交了。

晏衡皱眉:“他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李南风心里对袁婧身份的好奇也逐渐加深,那日她问及他们来历的时候,袁婧的回答实则避重就轻,可再怎样都好,她给出的消息是有利有用的,便没理由不用。

“赶紧去吧!”她催道。

第179章 宁可错认

靖王作为被余孽祸害的第一人,对这案子也格外看紧,为这事下晌又进了宫。

“能藏的无非就那么几个地方,一日查不出来就两日,两日不成就三日,就是拖十日,也一根汗毛都不能放过。”

这种事情关乎朝堂根本,皇帝对此的态度依旧是强硬的。

靖王立时道:“臣以为他们能在京师停留这么久,一定有某个地方是他们的藏身处。

“只可惜如今眼目下却无线索,漫无目的查找,一来这年底下闹得人心惶惶容易衍生乱子,二来也难见有什么效果。”

捣毁了在京的藏身处,起码京师里头就相对安全了,他们再想重新建立这么一个,定然是不容易的,朝廷当然也不会再给他们机会。

至于他们想在京外乱来,那倒不要紧,反正都已经是强弩之末,当年都没有反过来,眼下还有什么翻盘的机会?

但当务之急,便是得先找到这么个地方。

皇帝沉吟,正待开口,门外有太监进来道:“方才承天门下侍卫在巡视时发现钉在宫墙上的这个,不敢怠慢,即刻送进来让小的呈交皇上!”

太监说着便把手上一张纸呈了上来。

皇帝接过来一看,眉头皱起,迅速地看了眼靖王。

靖王心下咯登:“怎么?”

“这可真叫瞌睡送枕头了。这纸上说冯明可能会藏在东城北角的泰安寺那片。”皇帝给他看。

“泰安寺不是早就夷为平地,已经变成个集市?”靖王看过,又是一惊:“又是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