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先帝崩殂后(74)

通王看着季沧亭匆匆离开,把剩下的仙丹灵药哗啦啦地倒在孙天师身上,嘴里哼着奇怪的歌谣,又拿脚尖小心戳了戳,觉得没意思了之后,又跑回到丹房里,对着滑坐在门后的石梁玉道:“嘘……你可藏好啦,咱们说好了躲猫猫,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告诉灞阳……”

石梁玉将面容埋入手心,宛如一头走在绝路上的困兽:“你说得对……不能让她知道,永远不能。”

……

四月初十,沉静了一冬的匈奴突然向三黎国宣战,大越下令调解未果,边关全面戒备。

“渊微,你当真决定辞官了?”

“岭南族中尚需人主持,京中非我欲求之明主,多留无益,待灵初下定决心后,成钰有召必回。”

太傅逝世后,宣帝彻底颓靡,日日在寝宫中靠寒食散与后妃度日,下诏令太子监国。朝臣们有所猜测,史上但凡太子开始监国,就昭示离继位不远了,是以京中时局竟也稳定了下来。

太子抬头看见枝头梨花凋残,颇见感慨,道:“今日是灞阳受封公主的大典,你竟要牵马去城头送故人,她听了怕是要闹。”

成钰多日来因叔父的猝然逝世而显得有些寡淡的神情此时竟有些回暖,他笑了笑,牵了马道:“她不会闹,我只知道今日京中恐怕要热闹些了。”

太子不解,待到成钰离开后,身后慌慌张张有人来报:“殿下!不好了!灞阳郡主不见了……太庙那边都找疯了!!”

“……嗯?”

……

炀陵北城门外,杨柳依依,远处官道上尘土飞扬,而城门处也正有不少百姓在此地送即将上战场的父兄、夫君、孩子。

从太庙大典开始前就逃跑了的季沧亭眼见四周尽是一片生离死别的悲伤画面,不禁同受其感,同成钰道:“……匈奴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去恐凶险非常,若我有个不测,你会为我守多长时间的寡?”

成钰道:“七天。”

季沧亭听着旁边不远处一堆新婚燕尔的山盟海誓约定来生来世云云,痛心疾首道:“你我十几年一条绳上的蚂蚱,就只有七天?头七过完就找下家?”

成钰颔首道:“对,你若有个不测,我便立时寻个待我无心的人成亲,所以……以身涉险前,务必好生考量。”

“好吧好吧,原想今年能给你个名分,没想到兰登苏邪这闹心东西又来折腾。罢了,我就不打扰你追求你的万水千山去了,等来年再说吧。”

明年复明年,明年何其多。

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告别,年年许约,年年如此,各有各的责任,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看着袭光飒沓而去,成钰如是想着,转身登上了城楼,似是想远眺她离去的方向,却不想走上城楼时,却见远方一人,白衣赤甲,策马而回,朝着城头上的他大声喊道——

“成渊微!老子喜欢你!不许不等我!!!”

第三十二章 万水千山

炀陵北去八百里平原, 沿山岭官道而上三五日,便是灞阳郡。

此地正是季沧亭当年所求的封地,整个郡包括周边数县, 都分布于一个巨大的阶梯般的平原上,本因是一片广袤的贫瘠之地,自从数年前季沧亭从成家要来了几个监修水利的人才,此地原本的黑土荒原便逐渐被绿荫覆盖。

四月份正是春果收获的季节,老彭跟着季沧亭踏进灞阳地界,便仿佛回了家一般, 沿途只见夹道树木, 挂着的都是红得诱人的果实, 见左右无人想伸手去摘一颗时,被季沧亭拿马鞭打了手。

“毛病多, 跟着我爹行军这么多年了, 还改不了那点草寇时的匪气。”

“郡主, 你和心上人惜别, 别拿老彭撒气呀。我那点匪气已经改了不少了, 侯爷还夸我有长进呢。”

老彭当年是太荒山北麓以待的绿林草寇出身, 因为村子被匈奴抢烧了,又没遇上个做主的好县令, 便不得不到山上落草为寇。老彭当山匪那些年,过路的富商只抢不杀, 路过的匈奴又杀又抢, 如是逍遥了好几年, 直到某次他们老大酒后说大越没救了,不如效法先人揭竿而起,于是众匪把碗一摔,抢了官军的粮草。

时季蒙先带着一小支部队在附近勘察地形,听闻自家一支粮草被山匪抢了,自然要去拜访拜访,这一拜访之下,便带着三百官军把一千人的匪寨给端了。

山匪凶悍,被关在笼子里押解回崤关的路上不停叫嚣,老彭是其中嗓门最大的,其他人都累厥过去了,他还在不停叫骂狗官云云。直到路过一片草海时,他们不期然地遇上带兵打草谷的一个匈奴千骑长。彼时老彭觉得自己死定了,锤着囚车门让季蒙先放他出来,他死也要和匈奴拼命而死。

上一篇: 惊寂 下一篇: 栽种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