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相构(48)
“你不是还带着这么多东西嘛。”
“我寄过去就好,就背个背包走。”苏淮耐心解释。
李慧卿撇了撇嘴,“报道什么的……”
“妈,”苏淮直起身来笑着道,“我真是受宠若惊,我初中、高中的报道都是自己解决的,没想到长了这么大,还能大鸟依人一次。”
“不准开荤话。”苏迟出来倒水,从门前幽幽地飘了过去。
苏淮瞪大眼睛,指天指地自证清白。
一直到苏迟面无表情地关上房门,苏淮才接着说道:“你们要是想来玩,就选个人不多的时候,A市高校都挤在那个时间段开学,肯定挤得很。等你们有空了,随时都能来,我管吃住。”
“行吧,”李慧卿把苹果核扔掉,抽了张纸巾擦手,怅然若失道,“你先做好挨宰的准备就行。”
虽然A市不远,但这毕竟是长时间的离家,家里还是有了一种粘稠冷清的离别氛围,扯也扯不下来。
苏淮要走的前一天晚上,苏迟敲门进了房间。
“怎么了,来送礼物了?”苏淮一眼就看见苏迟拿在手里的纸袋。
苏迟大大方方地点点头,一只手把袋子提到他面前,“你们工作室不是要网宣了吗,送你们的。”
听说是送给工作室的,苏淮就有点好奇了,他接过袋子,从里面抽出一个A4大小的硬壳本子,银环穿起纸页。本子的封皮非常简单,只在中间有一行描银花体,“silent notation”。
苏淮翻开封皮,第一页的纸张做了复古处理,中间靠上的位置用钢笔写了四个字——万籁相构。
笔意潇洒,又互带勾连。
正好是工作室定下来的名字。
“有心了啊。”苏淮有些感动,抬头看了苏迟一眼。
苏迟站得很直,示意他继续往下看。
苏淮又向下翻了一页,这下是真的震惊了,“这是你写的?”
这其实是一本乐谱,因为苏淮透露说工作室短期内会有十五个人,所以也就分了十五个章节,每一章都是一篇风格各异的谱子。
苏淮向后翻了翻,发现每篇乐谱的乐器配合得都不相同,古琴、钢琴、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相互交织配合。
“当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了,”苏迟实话实说,“我怎么可能会这么多种,而且编曲我也不擅长啊。”
“那是?”
“我跟陆子鉴分析了一下,就凭我俩搞出这么多篇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去找了崔老师,崔老师的妈妈也教过我俩嘛,李阿姨现在被音乐学院返聘了,这是李阿姨请学院里的老师们写的。”
“得花不少钱吧?”
苏迟摇头,“这个真没有,学院的老师不少都是阿姨的学生,而且曲子篇幅不长,每首一分钟左右,而且虽说提了一点风格上的要求,但是也不强制,老师们就当是帮忙了。”
苏迟少交代了几句,实际情况是她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跟李阿姨说好等着签完学校,就去学院里义务帮工打杂,许诺了一年的非强制性“卖身契”。
“这个礼物,我太喜欢了。”苏淮一页一页翻着,“写给我的曲子呢?”
“这个。”苏迟凑过去翻了几页,把一页小提琴独奏指给他看。
“独奏啊,为什么只有我是独奏?我看其他人都至少两种乐器的。”苏淮不解。
“你不满意?”苏迟瞪了他一眼。
苏淮突然领悟过来,“你自己写的?”
“当然了,你看老师们会写得出这么单调寡淡的曲子吗?”苏迟一副“你只能这么受着了”的表情。
苏淮乐不可支,突然凑上来抱了抱她,“谢谢,我真的没……”
一番话还没说完,苏迟被这个拥抱惊得后退了一步,这一退,苏淮估计的角度出现误差,手里拿着的本子磕到了苏迟的后脑勺。
本子是硬壳的,苏迟没出声,但估计这一下磕得不轻。
然而挨了这一下,苏迟却突然不动了,老老实实地站定在那里,受了苏淮一个轻飘飘、虚渺渺的拥抱,他的手臂拢住她,但是仍然隔了一段让人心空的距离。
她听着苏淮的声音响在耳边,忍不住不安地偏了偏头。
“哎,你躲什么呢。”苏淮把她的头摆正,笑着说道,“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用心的礼物,我替大家谢谢你和陆子鉴,谢谢崔老师和阿姨,还有音乐学院的老师们。”
苏淮原本就没用力,苏迟轻轻一挣就出来了,“好了,不用谢,我任务完成了你明天出门早点休息,一路顺风。”
苏淮听着这一句话机关枪似的发射,忍着笑说道:“好,晚安。”
苏迟开门关门,“晚安。”
苏淮早上九点多的高铁,一个人去了高铁站,倒也少了许多离愁别绪。中午吃饭的时候苏迟才摸出手机,发现一个小时前收到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