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女主一心搞事业(90)

“是,听黄嬷嬷说,她最近身体越来越差,整晚咳嗽不停,根本无法安歇。”崔昉苦涩的说道。

崔齐放下手中的书,笑了笑。

“每到这段时日,她总是会病上一阵,不知道她是在惩罚她自己,还是在惩罚你我。”

崔昉抬头,神色复杂的看着他。

“爹,为什么你不会难过?”

崔齐神色平静。

“因为我问心无愧。”

他见崔昉紧抿的嘴唇,皱眉道:“你是崔家男儿,自小跟我长大,我不希望你为这些琐碎小事所困。”

“这真是小事吗?大哥他……..”崔昉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自嘲的笑了笑。

在崔齐眼里,一个未生下来的婴儿,根本算不得人。

他不再纠结此事,转而跟崔齐说起了今日与萧晚之相见的商议。

崔齐听完,眉心紧拧。

“萧正的女儿,你不可尽信。”

“如今之局势,我不得不信,严家尾大不掉,从江南道运往各地的海外奇珍,已经遍布大周。更别说从严家族学出来的读书人,考上的举子进士,更是挤满了朝廷。”崔昉沉声说道:“梁正道也有自己的私心,严家不可能不给他供奉,那些供奉我相信,远远多于他拿出来的。”

“你既然看明白了,自去做便是。”崔齐目光锐利,紧紧盯着他道:“可你要记得,与虎谋皮,你得比老虎更厉害才成。”

“我省得。”崔昉应道。

………………………………

朱雀大街上最为高大繁华的白矾楼里,一群江南道士子正在这里举行同乡聚会。

虽然还没有殿试,但已经张榜出来的名单,只要在殿试上不出大差错,进士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屋内的士子们吟诗作词,觥筹交错,你吹我捧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突然,白矾楼的屋顶上,爬上了一个一身白衣的年轻人。

他仰天惨嚎一声,惊得路过的民众都停下脚步,抬起头向上看去。

“苍天不公,奸臣当道,科举舞弊,我等读书人永无出头之日。读书不能报效国家,活着又有何用?”

他声音如泣如诉,带着无尽的绝望与伤心,使得热闹的大街都静了一瞬,然后又蓦然吵闹扰攘了起来。

白衣人喊完,从容不迫的从屋顶一跃而下。

砰的一声砸在地上,鲜血从他身下丝丝缕缕蔓延了开来。

有那胆小的,惊声尖躲散,也有那爱看热闹的,一拥而上围了上去。

“快看快看,身上还有血书呢。”有人指着他手上紧紧握住的书信说道。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汉蹲下来,掰开他的手指,将那封书信取了出来,大声又结结巴巴的念了起来。

有那读过几年书的,不耐烦的从他手中抢过书信。

“不识字你看什么看,让我来!”

他捧着书信,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念开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念着念着,他的神情逐渐严肃郑重,声音铿锵有力,带着无法言说的悲壮。

血书短小,却道尽了读书人辛苦一生,却无出头之日,胸中壮志难酬的悲愤。

闲汉们似乎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不由自主的跟着他,大声复述着血书上的字字句句,整齐有力的诵读,远远的传了出去。

有那读书多年的,一时感念自身,低头抹泪啜泣。

悲伤传开,哭泣声越来越响。

哭声,读书人的不甘呼喊声,朱雀大街上混乱不堪,群情激愤。

楼上雅间内庆贺的士子们,也被楼下的吵闹所惊动,奔到窗户边向下看去,见到地上躺着的血人,有人转身弯腰不断呕吐,也有人酒意全无,脸色惨白,站立难安。

“快看,那些不是新进的进士老爷们么?”有人眼尖,指着窗户叫道。

“是啊,听说都是江南道的呢,哎,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舞弊啊?”有人立即附和道。

“不舞弊怎么考得上?这次主考官听说是严相,哎哟严相是哪里人你知道吗?”有人用手遮挡住脸,故作神秘的说道。

“哪里人啊?难道是江南道人”有那不明白的立即问道。

“不能说不能说,哎哟我家里还有事,我走了,我什么都没说啊。”那人脸色一变,忙急忙慌的挤出人群一溜烟跑了。

楼下众人叽叽喳喳指着窗户议论不停,不时的哄笑,又有人冲着他们吐口水,面露不屑。

窗边的人忙退开,不由分说往楼下奔去,想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看到平常高高在上的读书人们衣衫不整慌不择路的奔出来,不知道是谁起头,往他们中间扔了把果壳。

见有人带头,闲人们有样学样,跟着将手里的炒银杏整包扔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