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公主府的外观,很多东西,也是有讲究的。
这些,叫作不能逾制。
如今,从这公主府的建造来看,皇帝是真疼女儿,私下里愿意给她最好的。所以,这公主府里面,跟皇宫里没什么差别。
——唯一的差别,或许只有,里面没龙椅。
但在他心里,女儿永远都不是儿子。
所以,这公主府,里面再豪华,外面也得遵守一切礼制。
说白了,这是在向全天下的人宣布:
公主就是公主。皇帝对她的荣宠再盛,也只把她当作一个公主。
所以,不管是谁,其他的想法,都可以歇歇了。
同时,也是给天下人打一个预防针:
这公主,终究是公主。
而储君,另有其人。
听谭玉一分析,萧凌公主就瞬间冰凉了。
得,一瓢冰凉的冷水,让她清醒了。
是啊,再怎么宠爱,也只是停留在小的方面。
涉及到真正的江山社稷,却是舍不得给她的。
谭玉一直冷眼旁观。
她也不想给自家老婆泼冷水。
但,有些事,还真不能讳疾忌医。还是要早点面对的好。
这种事,她在现代见多了。
其实,自古以来,重男轻女就一直存在。
只是在古代,大家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但在现代,有了抗日女性们的贡献,又经历过独生女一代,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起来,开始对比男女的实惠。
于是,便有了很多不平则鸣。
比如,现代女性在觉醒之后,会去挖掘真正的实惠,而不是只看表面:
她们不再听所谓的“女儿奴”传说,不再看给女儿小时候盖被子、长大了做嫁饼之类的所谓“疼爱”,而是看——房子买给谁?钱财留给谁?
有儿有女的家庭,很多人嘴里都说疼女儿,平时也表现得一碗水端平,甚至说话做事还刻意显得更偏向女儿,比如对女儿更温和、给女儿嘘寒问暖盖被子、嘴里说着如何如何疼女儿之类的,但一到儿女都长大,便只给儿子买房不给女儿买,钱财也是只给儿子不给女儿。
就算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给女儿买,也是给儿子买两套给女儿买一套,钱财大头给儿子小头给女儿。
至于家庭条件不好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无数人从小给女儿洗脑,说家人是最重要的,比丈夫要亲得多!将来出嫁了,在婆家被欺负,还需要娘家父母和兄弟撑腰。所以,应该以家人和兄弟为重。
——偏偏,这话是单方面的,只让女儿重视家人兄弟,却从不让儿子重视姐妹。
于是,无数穷人家女孩被洗脑得傻乎乎的,早早出去打工赚钱,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就为了给兄弟盖房子或者买房子。买完房子攒钱给兄弟装修。装完修又攒兄弟的娶媳妇彩礼。就算攒完兄弟的彩礼把嫂子或弟妹娶进家门了,一切还没完,还有小侄子要出生呢……总之,只要不切断这根线,便一辈子有各种理由被压榨。
横竖,儿子一辈子都是需要帮助的。
而女儿,一辈子都是帮助人的那一方。
当然,为人父母也会给儿子洗脑,但不会洗脑让他们真刀实枪掏钱帮助妹妹,而是洗脑父母重要、父母是最亲的人,比老婆亲多了。所以生而为人,一辈子都应该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无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让自己成为既得利益者。
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无数的婆媳矛盾。甚至,酿出了新闻版面里各种同住一屋檐下的婆媳人命悲剧。
不管是哪种洗脑,其实最后受伤的都是女人。
哪怕是男人们一直高潮的所谓女的要彩礼,其实得彩礼的,也都是女方家人。
若是女方家人真的爱女儿,根本不会舍得吞下这彩礼,而是将彩礼连带自掏腰包的嫁妆,都交给新人小两口。
总之,无数曾经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渐渐被觉醒的女人们透彻解读。
大家已经不会再被一些表象蒙蔽了。
比如,以前有个节目,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
其中有个地方,就是女儿出嫁的时候,娘家会给做嫁饼。做的饼越好,就说明越疼女儿。
下面很多弹幕就说:给女儿的疼爱,就是做饼;给儿子的疼爱,就是买房。
这话有可能是偏激。
因为说不定人家是给女儿既买房又做饼呢。
但确实,绝大多数有儿有女的人,都会或多或少重男轻女。
条件一般的,是给儿子买房不给女儿买。
条件差的,甚至会让女儿赚钱给儿子买。
就算是条件好的,可以匀给女儿一些,也会将资本往儿子那边大大倾斜。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儿子比女儿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