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古代人平时没吃过冰镇的东西,肠胃对这方面没什么适应力。
所以,谭玉早就料到这一点,早就教好了萧凌说辞。
果然,那皇帝听了萧凌的话,虽然意犹未尽,却也没有再闹着要继续吃。只说让她回去好生准备,明天再进献一块。
萧凌自然是应了。
于是,便由着太监带下去领赏。
领完赏,又有太监来传旨,说是皇帝封萧凌为御膳房之主。
这圣旨,让所有人意外。
因为萧凌已经领了爵位了。
而且只是个特约御厨。
哪有再入主御膳房的道理?
不过,这萧凌的一切殊荣,都是破格的:
作为女子,被封爵。
作为爵爷,却又做了御厨。
既然做了御厨,却又不是正常御厨,而是特地为她而设的所谓“特约御厨”。
这一桩桩一件件,就没有正常的。
全是破格!
既然如此,那破格以“特约御厨”的身份再领个御厨之主,也没什么了不起?
大家真的都习惯了。
真的。
但,总有人不习惯的。
不只不习惯,还要腹诽。
这人不是别人,而是之前的御膳房之主。
作为御膳房的首席御厨和总管事,萧百川很是不爽。
“哼。一点旁门左道的厨艺,就想迷惑上听,飞上枝头做凤凰。”
这话,自然是小声碎碎念。
但,这“小声”,实在是不“小”。
偏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传旨的太监原是不想惹事的性子,但这样的场面,还是不得不出来说两句:“我说萧师傅,这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尤其是在这皇宫大内。你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这些道理,不用咱家跟你说吧?还不快给萧主事道歉。”
以前,萧百川是“萧主事”。
现在,“萧主事”却已经换了一个人。
这其中的憋屈,差点没让萧百川当场吐血。
但,这就是事实。
整个皇宫,都是以皇帝的喜好为主。
别说皇宫了,就算是天下,也是以皇帝的喜好为主。
只要皇帝喜欢的,就怎么都好。
只要皇帝不喜欢的,自然就怎么都不好。
是荣华富贵,还是低贱草芥,都是皇帝一句话。
一朝在泥土,一朝在九天,都只是皇帝的一个态度。
这道理,萧百川自然也懂。
虽然他这些年心态别扭,甚至整个人都有些癫狂。但,对于这些底线,他还是明白的。
只是刚才实在不服,才情绪涌上,脱口而出了那些话。
现在被皇帝的贴身传旨太监一警告,自然也知道收敛了。
于是,整个人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纵然仍是不高兴,面上却已经服了软。
对着萧凌一躬身:“刚才是小人胡言乱语了。萧主事请息怒,不要跟小人一般见识。”
这态度,倒算转得快。
传旨太监见他及时上道,也就没再说什么,只对萧凌笑了笑:“萧主事别生气。这原是个糊涂人。他这些年糊涂惯了,也没人真跟他计较,便管得他益发疯言疯语起来!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才是。”
在宫里当差的,终究还是希望以和为贵。
毕竟,上面的贵人事忙,是不喜欢下面出事的。
若是下面闹僵起来,传到上面耳朵里,没得讨嫌。只怕到时候大家都不好。
萧凌虽然不懂这些。
但她在高门大宅也当过差。知道息事宁人的道理。
所以,当下也没说什么,只淡淡道:“辛苦公公了。”
这态度,就表示应了这太监的要求,不会给他找麻烦。
但,也说明,她对那萧百川并没什么好印象。
起码,连面子上的讲和都懒得。
那公公能在宫里成为皇帝最信任的贴身传旨太监,自然也是个精明人。
此时见萧凌的态度,便知道她什么意思了。
他原本也瞧不上萧百川。
这会子出来先是弹压萧百川,后是当和事佬,倒不是因为真的想帮萧凌讨公道,或是想讲和他们两个。而是怕他们真的闹将起来,会连累到自己。
作为宫中老人,早已学会了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平时,只要跟自己无关的事,他是绝对不会多半句的。
所以,现在见萧凌不打算闹,便是放了心了。
至于萧凌愿不愿意跟萧百川讲和,他并不在意。
毕竟,萧百川那样的人,就连他也很看不上呢。
就他当年做的那些事,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撞见过的。也是个无耻之人。只是可怜了他那妻子。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瞧得上谁,还是瞧不上谁,他都只会放在心里,什么都不会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