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342)+番外

作者: 平白兄 阅读记录

叶绥是在当了顾家老太君之后,才知道世家大族占据隐户、隐田的情况会这么严重,严重到后来引发各大道的动乱。

永昭末年时,严苛的徭役和赋税,使得百姓们再也不堪忍受,纷纷逃乱成流民,为大安带来了深重到灾难。

正是因为这些动乱,后来是太宁帝才在时任尚书左仆射孙长蕴的建议下,下令查验隐户、隐田。

短短一年,户部便查验出隐瞒的户口有三十万户,其中有七成为世家大族所隐瞒。

当时查出的这种情况,令朝廷上下大为震惊,国朝始知世家隐占的严重。

叶绥相信,世家隐占的情况,在这个时候已经很严重了,不然不会导致十几年后的动乱。

现在查验隐户、隐田,一来可以减轻徭役、增加赋税,二来可以防止以后的动乱,三来还可以破坏世家联合、助大人一臂之力。

听完叶绥的话语后,汪印沉吟片刻,便答道:“此事可。”

汪印作为缇事厂督主,自然也知道世家隐占的事情,正如谢玠等官员对世家大族的态度一样,先前汪印对此事也甚为谨慎,不轻易动。

但此一时彼一时,时局瞬息万变,之前不轻易动的态度,现在已经改变了。

汪印觉得,现在便是对世家出手的最好时机了。

尤其是现在世家有联合起来的态势,不管他们联合起来是为了什么,总之这不是一种好的预兆。

当晚,汪印就召来了缇骑掌班沈直等属下,吩咐他们暗中去查验世家隐占的情况。

沈直等人汇报上来的简要情报,已经足以让汪印意识到世家隐占究竟有多严重了。

叶绥的建议,来得正合适,因此汪印仔细考虑一番,便进了宫,将此事向永昭帝提前禀告了。

汪印不出手则以,一出手便要动摇世家根基。

叶绥所建议的,只是他想做的第一步。

至于他想做的第二步,便是叶绥听了都倏然色变。

第287章 迁族移宗

经历了两世,叶绥自认为眼界足够开阔了、对督主大人已经足够了解,然而听罢汪印所计划的第二步,她依旧震惊得久久不能言语。

她瞪大了眼睛,喃喃道:“大人,这必定会引起世家大族的疯狂反扑,国朝会有大动乱的……”

大人这两步走下去,可就不仅仅是动摇世家望族根基了,而是会将世家望族毁了!

迁族移宗,大人怎么敢想?世家又怎么会照办?

光是查户、括隐这个做法,已经动摇了世家根基,叶绥尚且担心会引起世家的强烈反弹。

毕竟,前一世查户、括隐的做法,是在百姓不堪忍受、各大道有动乱的情况下。尽管如此,孙长蕴等官员在执行的时候,仍然受到了世家望族的强烈阻挠。

其时,太宁帝初登基,若非内外有贤臣名将相助,查户、括隐这件事情还不一定能够执行到底。

在她看来,时间提早到十几年前进行查户、括隐,已是相当激进的行为,幸好有督主大人的存在,这个“激进”的风险便大大减少了。

督主大人掌管缇事厂,又深得皇上的看重,在朝中有着非一般的震慑力,足够应对、甚至能压下世家的反弹。

因此,叶绥才敢将这个建议说出来,借此来摇动世家的根基,还能减轻百姓的负担、增加国库收入。

但是她现在听到了什么?

督主大人打算将世家迁族移宗,这个想法比她所想的更为大胆、激进!

所谓迁族移宗,便是许以一定的利益,将世家望族的族老、嫡枝都迁移到京兆居住,将世家望族放在皇上眼皮子底下。

世家望族之所以称世家望族,便是在一地经营积累已久,不管是钱财、名望、势力,都与此一地息息相关。

譬如南平顾家,便是在河内道南平城一带有着无人能及的名望和势力。在南平城这里,顾家认了第二,便没有人敢认第一。

但若顾家离开了南平城,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南平城以外,同样还有底蕴深厚的世家,在钱财、名望、势力这些方面,并不比南平顾家差。

正是依赖着这一地的经营累积,在此一地上才得以建立衍茂宗族,各大世家才会称“南平顾”“清河崔”“河东柳”等等。

隐户、隐田是世家望族的根基,那么宗族嫡枝便是世家望族的支柱!

而督主大人如今想做的两步,查户括隐动摇了世家望族的根基,迁族移宗则是撼动了世家望族的支柱,根基和支柱都没有了,世家焉能继续存在?

如此一来,不出两代,只需十数年的时间,现在的世家望族就会消亡。

大安朝立国已经一百五十多年,当年太祖定都之时,曾经有过迁族移宗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