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什么,我顺手扔的。”穆元咏咳嗽一声:“先放你那里……”
朱雅闻懵懵懂懂的拽着手里的奏折,哪怕久经官场,这会儿也有些找不着北。
就听见上边牛马不相及的来一句——
“你上次跟着朝中那个姓王的一起,上奏请我广招秀女纳妃子吧?”
“上次”是一个月前,也就是因为朝中大臣继续疯狂奏他,他才把孔家子支到江南去,抄他们的后路,看谁敢多嘴多舌。
反正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们好过,看谁犟的过谁。穆元咏这么想。
朱雅闻当时也就是被人拉着凑了个人头,那折子还是别人帮写的,他就是跟着一起往上递,就这事犯了皇帝的霉头?可是那会儿跟着闹起来的那么多人,官居二品的就有四位,再怎么盯,也盯不到他这京城边的小知府头上吧,连个朝会都无缘参加的小臣,就是拿放大镜去找,都得废点儿功夫。
朱雅闻怎么想都想不通,他还想继续认罪——总之不管有理没理,先认罪再说。
接着就听那上头继续用着冰冷的声音。
“你把女儿女扮男装送进宫,就是想着这事儿吧,现在后宫空缺,我身边又没人,说不定就看对眼儿了,你还能混个国舅当当,可不比你那小知府做得过瘾?”
就这么一句话,朱雅闻给被雷劈中似的,连尊卑都顾不上,猛地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坐在上头的穆元咏,那张俊逸非凡的脸。
这皇帝真的长得极好。
可是再怎么好——他也没打算让他的宝贝女儿跳这火坑啊!
他那女儿,也就是出生的时候运气不好,投了女儿身,那是样样不比男儿差,从三岁起跟他识文断字,脑袋灵光得不得了。
这不,年仅十五,就给他老朱家抱回来一个状元回来。
想来以后前程似锦,官做得比她老子还大。
在那后宫能有什么奔头,他那娇娇女儿,是真想拿自身本领做点实事,平日里就跟他打理府中要事,谁说起来不是夸。
真的要在宫里熬着漫漫春光,把最好的时候空空消耗,他才要悔死。
他大呼一声:“陛下,臣冤枉啊——”
穆元咏看着这人油滑似鬼的脸就来气:“你哪里冤枉,你那女儿容貌非凡,也不知你是走得什么门道,竟然瞒过众人耳目,让朕平白送了个状元给她。”
朱雅闻知道皇帝误会了:“臣,臣只有一养子,臣不知……”
“你倒真是……”穆元咏冷着脸:“不见棺材不掉泪,既然你硬要这么说,那你就要记住……”
他紧紧盯着朱雅闻的脸:“你没有女儿。”
朱雅闻一听,脸一下子就白了。
“你只有一子,什么养子,当谁是傻的吗,你就只有一子,你女儿早年风寒过世,只剩这一子,只是不好说他来历,才推说为养子,等他光门耀祖之后,才准认祖认宗。你明白吗?”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外如是。
朱雅闻当即涕泗横流,趴伏在地面:“臣……臣领旨……谢恩!”
走出乾清宫,朱雅闻脸上泪迹被风一吹早已干掉。
他内心激荡,久久无法平静,压抑住自己回头望去的念头——这就是他们大雍的帝皇,如此博大的胸怀,竟真的不介意一个女子做状元。
这是他的幸事,也是兰儿的幸事。
他被前头的太监带着,发现走得不是来时的路,张口问道:“请问,这位小公公,这是要去何处?”
“起居郎身体不适,在偏殿休憩,陛下让小的带大人前去,毕竟偏殿是招待大臣的,起居郎品阶不够,会惹人闲话。”
那小太监朝朱雅闻道:“大人,小的我多说一句,您请勿见怪。”
“陛下赤子心性,对朝中大臣干涉他内廷的事极为烦恼,如果大人您真的感激陛下,就更要替陛下解忧才是。”
“可是宫廷空虚,国无后,难继。”
朱雅闻本着公心说上一句。
“这世上本就没有永恒不落的朝代,陛下在一日,大雍在一日,陛下……不在了,”那小太监朝他一笑:“大雍不是还有各位大臣吗?这天下是大家的天下……”
“地方到了。”小太监站住:“话说到此处,大人您多想想,小的我就不打扰了。”
朱雅闻怔怔的看着小太监的背影,嘴里嘀咕:“这宫里的人……胆子可真大,什么话都敢说。”
不过如果是那位胸怀广阔的帝皇,也情有可原吧。
他推开门,看着斜倚在床边,抱着书看,一脸恬静的女儿,心中满足的想。
这天下诸多纷纷扰扰,然则能让他父女有一片僻静,安静看书,安静做事,也不失为一个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