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天下(168)

作者:小白龟的猫 阅读记录

他当时心烦意乱,听的头疼,打发人押回他燕王府里幽禁起来。

这孩子怕是不能留在长安了,太戾。

后来皇后不好,他忙的焦头烂额。

承乾这孩子哭的死去活来,扑在皇后棺前,抓挠扑闹。

眼泪都被这孩子流光了,反到他却哭不出来了。

只是觉得闷,头疼,身体里什么东西跟着一起死掉了。

皇后的话还在耳朵里,这债是他们这一辈欠下的,就不要牵扯到下一辈子了。

说的是,孩子都是无辜的。

有罪的是他们而已。

当年站在玄武门里,谁都摘不干净。

太子就还是太子吧。佑,就送到封地之国吧。

到底都是一家人,这日子能过总还要过下去的。

忙完了葬礼,才冷不丁的想起,那大牢里还有个人。

他笑,呵呵直笑,嘴里一片苦涩。

“陛下?“怀里的徐惠低低出声,问。

他手懒懒的揉了揉她的背,不语。

人?连个尸体都没了。

还哪里来的人。

没了,真的没了。

他那时候真是有些疯了,甘露殿的人,两仪殿的人,他仗毙了十来个。

他就是想不明白,人到哪里去了。

那些人哭着嚎着,嘴里乱七八糟的什么话都说。

他不信。

这么个妖女,怎么可能。

定然是寻了什么怪法子,跑了。

这些刁钻阉人,贱婢,都糊弄他。

他们当他是什么人?会信这些胡言乱语。

仗毙,通通仗毙。不指望这些贱人。

天下之大,莫非皇土,去找,肯定找的到的。

他没见到尸体,他没见到,就不相信人死了。

他是皇帝,是天子,谁也逃不出他的手心。

抚摸着怀里的少女,他呼出胸口的闷气。

待寻到了,他的头就再也不会疼了。

141 番外2

教坊里的孩子,大多都是身世凄惨。或家里养不活,或家里死绝了,总之进来了,就没必要再留恋外面。

这里虽然也不见得有多好,但到底能吃口饱饭。

稍微有点才色的,还能混的更好些。

小豆是家里死绝了的,卖他的是药店李老板。贞观九年发大水,水退了就开始闹瘟疫,爹娘也染上了,余了点药吃,可最后还是去了。

他是个命大的人,大水来的时候没被淹死,瘟疫来了也没染上。

但村里的人却不喜欢他,说他这是克爹娘的命,回头可能还要克他们。

药店李老板寻思着那点药钱,就把他卖了,总算没折本。

他也没反抗,反正这村子是不能待了,去外面可能还有活路。

在几个人贩子手里流转四五次,他被卖到了官家教坊里。

这时候他才十来岁。

买他的是个老先生,捏着他下巴说,这孩子长的好,周正,有栽培的余地。

这些话他听不懂。

这几年他只知道自己是个挺能逆来顺受的人,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些买过他的人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他其实也没吃过苦,那些人让他做的事情真不算苦。

这世间最苦的是饿肚子,自打卖了以后,他再没有饿过肚子。

在官家教坊里的日子是他很喜欢。

老先生每天就教他唱歌跳舞。

以前没干过这个,一开始他老不行,先生老打。

他不觉得疼,这老先生没多少力气,打起人来不是很疼。

再说他是个很听话的孩子,挨打了就低低哭两声,嘴里一百个保证,下次练的更努力。老先生很受用,后来的打的就少了。

教了很多歌,但他依然不识字。

老先生说反正只要会唱就行了,识得字也没什么用。

他点头,反正别人说什么就什么吧。

两三年过去了,他歌唱的越来越好,舞也跳的越来越好。

先生很高兴,说他当初果然没看走眼,这孩子就是有戏。

他也陪着笑,陪着高兴。

不用饿肚子,不用挨冻,不用做那种事情,这日子再好不过了。。

后来他被带出了教坊,带进了王府。

这是他头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大概皇帝也就住这种地方了。

到了偏殿里,他上前就恭恭敬敬的磕头。

有人叫他抬头,他就抬头。

那叫他的人直勾勾看着他。

他有些怕,那人和他以前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那人从上座走下来,弯腰,伸手捏他下巴,仔仔细细的看。

看完了,嘴角笑了笑,眼神里一闪而过的光芒。

这光芒他熟悉,只是那些事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他给那人唱歌,跳舞,把先生教的都使了出来。

那人看着他笑。

他也笑。

只要他们高兴,他就有好日子过。

他一直是个很乖的人。

后面的事情也很顺理成章,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把自己洗个干干净净,他就乖乖的爬上榻。

只是这种事情,两三年没做了,他怕自己生疏了,可能要惹那人不高兴。

那人看他的眼光很怪,直勾勾的,手揉着他的脸,看的很仔细,一边看还一边诡的笑。

他只是很温顺的笑。

以前那些人都说他笑起来很好看,他们都喜欢他笑。

那人似乎也喜欢,他一笑,那人也笑。

那人问他名字。

斐仙,他回答。这是先生取的。

那人点头,说好名字,长的真和仙女似的。

他笑,心里觉得奇怪,自己是个男的。只是那人说啥就啥吧,他无所谓的。

那人让他猜他的名字。

他可不敢,那是亲王,亲王是很大的官,名讳岂是他能乱猜的。

摇头,笑,说不敢。

那人哈哈大笑,年轻的脸庞得意飞扬,双眸里亮闪闪的光。

到底是王,就是和他不一样。他从来不敢这么放肆的笑。

笑完了,那人低头,告诉他,说他叫元昌。

他听了笑,说真是个好名字。

其实他不知道这名字取的哪里好,但既然是亲王的名字,总是好的。不然怎么是王呢。

那人让他喊这个名字。

他乖乖的喊了几声。

那人突然的激动起来,扑上来又弄他。

他依然柔顺,任凭摆弄。

在这王府里他待了好几天,每天给那人唱歌,跳舞,做那种事。

他吃的比以前好,穿的比以前好,那人待他也很和善。

后来他知道了,那人是当朝的汉王,李元昌。

可知道了也就知道了,他只是老老实实的过日子,汉王要求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可有一天,汉王说,要把他带去东宫。。

东宫?他觉得很惊讶。

他只是个很普通的孩子,以前一直住在乡下。

村里有学问的人偶尔也谈论过所谓长安,所谓太子,所谓陛下。

他那时年纪小,听不大懂。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知道太子住在东宫,太子是全大唐最尊贵的小男孩。

他有些羡慕太子。

太子一定从来不用饿肚子,太子一定有许多衣服可以穿,太子一定有许多玩具可玩,太子过的肯定比他要幸福很多很多。

全大唐最幸福快乐的小男孩,一定是太子,因为他的父亲母亲是大唐最有权力的人。

汉王的王府已经让他觉得很奢华,很漂亮,很富丽堂皇了。

这种屋子和生活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

所以汉王说要带他去东宫,去太子住的地方,他想象不出,那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他有些不安,他要的不多,也不敢要得多。

人只要容易满足,就很容易幸福。

但他是个乖孩子,汉王说什么,就什么吧。

只要他乖,他们就会喜欢他,就不会让他挨饿,挨冻,挨打。

这就是他全部的渴求了。。

东宫果然比汉王府要大很多,从门口走了很久才走到宫殿门口。那院子都绕的他头晕了,那些奇怪的树木,美丽的花朵,池塘,山石,看的他眼花。

这是个好地方,太子果然是大唐最幸福的小男孩。

汉王把他带进殿,他一直低头,看到前面上座上有个身影,就立刻跪地磕头。

汉王也行了礼。

他看不见太子什么模样,也不敢看。

汉王起了身,拽了他一把。

他才惴惴不安的起身,心想太子还没说让起身呢。

起了身也不敢抬头,太子呢,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这什么东西?”上面传上一句冰冷的话语。

他身体一颤,脖子缩的更紧。

太子似乎不喜欢他。

“好东西,太子殿下该看看才是。”汉王倒是不怕,笑了笑,伸手捏起他的下巴。

他这才顺势抬头,看到了坐在圈椅里的太子。

一愣,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太子殿下也在看他,表情比他还发愣。

汉王放开手,退了出去。

他低头,想跟这一起去,但太子殿下没说他可以走,他就不敢走。

他觉得太子殿下不喜欢他。

这想法很快得到证实,太子殿下脸色很是难看,从圈椅里跳起,手里的书简扔了过来。

他不敢躲,脑袋被砸中,趴的一声。

头疼的厉害,眼睛里都冒泪花了。

他立刻跪地,磕头。

上一篇: 下一篇: 浮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