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的温存体贴,建昭帝自是越发受用,笑眯眯接盏在手,一仰脖儿喝干了,搁下玉盏,又看了看一旁侍立的侯敬贤。
侯敬贤立时会意,挥了挥手,便将满屋子人都带了下去。
须臾间,暖阁中便只剩了两位主子。
淑妃秀项微垂,心却往上提了提。
看这情形,陛下显是有话要说,且还是要背着人来说的,却不知是何事。
一念及此,她便又觉出几分心酸。
原以为陛下是念着自己,特地前来探望,却不想,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枉她还欢喜了半天呢。
“爱妃,朕有一事,要你帮个忙。”建昭帝启唇说道,低沉的语声,温柔款款。
果然如此。
淑妃心头酸涩不已,却不敢再作痴作娇了,唇角噙着笑,问:“陛下这又是要妾身去做甚?”
盈盈笑颜,眉尖却微蹙,拢下一缕清愁。
建昭帝知道,她这是又堵上气了,不免更生怜爱,柔声解释道:“不过小事尔,朕和皇后不好出面,爱妃是最合适的人选。”
语罢,一展衣袖,袖畔金龙腾空,带起一片金光,伴着他朗朗音线,涌至淑妃身前:“爱妃可愿替朕分忧?”
淑妃仿似被那金光刺了一下,敛了敛眉,再举眸时,神情切切,一如她那真挚而充满感情的语声:“为陛下分忧本就是妾之所愿,纵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虽只一语,情绪却丰沛到了极点,恭顺有之、仰慕有之、倾心亦有之。
建昭帝闻言,心怀大畅,不由朗声长笑起来。
他最爱淑妃的便是这一点,识进退、知体度,偶尔撒个小娇什么的,小猫爪儿似地挠着人心,痒一阵、疼一阵,当真别有意味。
前些时候,他因了某些缘由,不能去各宫走动,虽说皇后也很好,然朝夕相对,总难免生出几分乏味来,如今乍见淑妃这清媚楚楚的模样,真有种小别胜新婚之感,个中情致,实令人回味无穷。
他隔案握住淑妃的手,温柔的眸光尽拢在她的身上:“下个月的月中,请爱妃替朕去东平郡王府走一遭罢。”
第113章 寿辰
淑妃心头一跳。
居然要她去郡王府?
这不正是她朝思暮想之事?
她原想寻个合适的机会,再向建昭帝求此恩典,不想陛下竟主动提了出来。
莫非……陛下也知道了她的心思?
更甚者,他竟知徐五郎当初提点她之事么?
心念百转间,淑妃面上却不敢露出分毫,飞快应道:“是,陛下。”
语毕复又便抬头,目中有着恰到好处的疑惑:“只是,妾也不过一个妃子罢了,没个正经由头,如何好随意出宫呢?”
“这个无妨,朕给你找好由头了。”建昭帝不在意地挥了挥手:“下个月郡王妃过寿,这是们姐妹相认后她的头一个寿辰,爱妃去贺个寿也是该当的,顺带着替朕给郡王府赏点儿东西。”
淑妃面色不动,心下却是大骇。
竟然真是替郡王妃贺寿!
这正是她当初想出来的由头啊。
难不成,陛下已然发现了她的秘密么?
有那么一瞬,她甚至有种合盘托出的冲动。
却到底还是忍住了。
事态未明,轻举妄动乃是大忌。
此外,再细看建昭帝神情,眉眼舒朗、唇角含笑,那笑意深达眼底,瞧来并非试探,倒像是真的想让她去郡王府走一遭似的。
脑中飞快地转着,淑妃面上已然露“惊讶”的神情,清丽的眸子亦张大了好些,越发有种少女的天真:“哟,王妃的寿辰竟就在下个月么?妾身真是头一回听说呢。”
说这话时,她的视线瞬也不瞬地凝在建昭帝脸上,看似震惊失仪、直视天子,实则是在窥察其神色。
建昭帝根本没注意到这些微不妥,自然而然地笑道:“如何,朕替爱妃找的这个由头,还不错罢?”
“陛下圣明。”淑妃盈盈浅笑,提起帕子拭了拭唇角,后心已被冷汗浸湿。
还好,还好,她不曾贸然坦白。
建昭帝果然并不知情。
真是好险,差点儿就自毁前程了。
她捧起茶盏浅啜了一口,籍此掩去心中慌乱。
见她神情微变,建昭帝却是以为她是在为难,柔声语道:“朕知道爱妃不好做,只此事唯爱妃出面最为合宜,且那赏赐也是不好经由朕并皇后的手,个中因由,爱妃到时候就知道了。”
语焉不详的一番话,反教淑妃越发放了心。
而再转念,又生欢喜。
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她所忧者,陛下当先便替她化解了,帝后还倒欠了她一份人情。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儿了。
淑妃翘起唇角,清丽的脸上,添了一抹真切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