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成。”朱氏断然摇头,神情十分不虞:“一来我不想给他做这个脸,再者说,若是旁人听了这话,明年也一样给我弄这些破烂东西来当寿礼,那岂不是太亏了?断断不可。”
她头摇得像拨啷鼓,眉峰向下压着,显是极为不耐。
葛福荣家的知晓,朱氏这是舍不得那些份子钱。
她不由暗自摇头。
王妃的日子,实则也不似表面看来那样光鲜。
可转念想想,不是她不敬主,委实是朱氏这是自找的。
她那娘家就是个破落户,一家子全都赖在朱氏身上,她那几个兄弟尤其不要脸,那么大个儿的男人,也不想着找个正经差事,镇日里斗鸡走狗、问柳寻花,手里没钱,却偏还要把那钱不当钱使。
朱氏不说劝诫禁止,偏还纵着他们,每每回娘家,就爱听人恭维,几句好话一说,她那手指缝便漏得像下雨,可劲儿往把银子往外洒。
葛福荣家的很想要叹气。
真不知道王妃那脑瓜子是怎么想的,朱家那个无底洞,多少银子也填不满啊。
而此际朱氏舍不得份子钱,不还是为了娘家?
往年每逢寿辰,收回来的份子钱都会被她拿回家贴补,有时娘家迫得紧了,她便连仆役的月钱也要扣上一、两个月才发,王爷眼开眼闭,只消她别太贪,他也就不管了。
只是,身为王妃,手头却如此拮据,且还是自找的,葛福荣家的深深地觉得,朱氏也真是作。
捺下这些杂念,她便顺着朱氏道:“王妃这话很是,倒是奴婢没想这么多。既这么着,您干脆将这腌臜东西大大方方地和别的寿礼搁一块儿,您什么也别说。人家一瞧,自会瞧出这东西寒酸,也就知道那贱种的坏心眼儿了。”
却是行了个迂回之计,换了个说法,实则仍旧是原先的意思。
朱氏这回倒是听进去了,点了点头,心下仍旧有几分不喜,拧眉道:
“若依我的本意,这家里竟是没这个贱东西在才好。只是,你说的也对,他既有脸送,我就让他好生长个脸,也让大家伙儿瞧瞧这下贱东西有多‘孝敬’他的母妃。”
这般说着,她心下便又起了别的想头:
跪礼的时候,定要多拖上一会儿再叫起,让这贱种多跪一跪,再一个,把那跪垫也撤了,让他吃点苦头。
一瞬间,她眼前似是现出徐玠跪在砖地之上、满脸痛苦的模样,直是舒心畅意,眉眼都笑开了。
葛福荣家的见状,终是彻底放下了心,自回屋擦药去了,朱氏亦张罗迎接淑妃之事,一时倒也顾不得其他。
巳初过半,淑妃娘娘的仪仗,缓缓进得东平郡王府大门。
红药杂在人堆里,不时垂下眼眸,瞅一眼裙摆。
簇新的烟青色四幅宫裙,今儿才上的身,只此际,那裙畔却洇了一团十分显眼的黄斑,似是泥渍,又像是颜料。
这是有人故意弄上去的。
红药拢了眉,心下着实烦忧。
离开皇城之后,这黄斑才慢慢显了出来,她换亦无处去换,所幸左右皆是仪仗,加之沿途又皆有黄幛子封路,倒不虞被外人瞧见。
而即便如此,她还是觉着憋屈,以及,莫名可笑。
这也能斗起来?
简直没道理。
然在心底里,她却又知晓,那后宫里的纷争,有一多半儿,皆是没有道理的。无心的一句话、一声笑,便能成为别人算计谋害你的由头。
还是日子太闲了。
人皆道饱暖思啥欲,在红药看来,这话很该改成饱暖思争斗,尤其是在这深宫之中,日子又长,女人家又多,大几百号儿呢,平素闲来无事,不斗上一斗,多无聊不是?
第136章 泥淖
红药对此嗤之以鼻,却也无可奈何。
说到底,这还是她如今风头太过之故,就此才会成为从矢之地,倒也不算完全无辜。
虽则那也并非她的本意。
可是,谁教她“走运”呢?
阖宫几十号人,偏就她一个被陛下瞧中了,你说气不气人?
偏她随圣驾往外头走了一遭,回来时,不只带回来一个人高的大花篮儿,更有两位样貌格外俊美、气度十分不凡的大太监亲自送到了宫门口儿。
当时整个六宫都轰动了好嘛。
过后众人才知,那俩大太监,赫然便是名震大齐的两卫提督。
一个小小末等宫人,竟由两大提督亲自护送回宫,这得是多大的脸面?
简直要把人气死了。
那几日,红药走到哪里,都会惹来一堆或羡或妒、或热或冷的视线,险些没把她给淹在里头。
而最最气人的是,这一趟伴驾,红药竟还合了陛下眼缘,他老人家过后居然亲口问及“那个傻不愣登的小宫女”,对她关怀备至,淑妃娘娘也时常人前人后夸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