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妆(528)

“新娘子看新郎倌喽。”不知哪家的孩子叫了一声。

“轰”,满屋子的人都笑起来,窗外“噼里啪啦”爆竹声响,说不出地欢喜喧闹。

徐玠弯着唇,目中映着烛火,如最幽深的海。

红药的笑脸,便在这大海的最深处。

她下意识地低下头,颊边微烫,心如鹿撞。

欢喜的声浪与满眼的红遮住了她。

心是甜的,又仿佛微酸。

她侧过眸,身旁并坐的少年与她呼吸相闻,他们的袖角在榻前相接,这画面有些熟悉,却又如此陌生。

笑声重又响了起来,如滚烫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席卷着、翻腾着。

撒合欢帐、挽同心结、饮合卺酒、掷仰合盏……

红药脑中昏昏,全然弄不清这一切的发生与结束,直到一只温暖的手,牵住了她的手。

那个瞬间,世界忽然变得安静。

没有了闹房的人,也没有了那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只有他和她。

红烛之下,相对而坐。

而后,她便觉出了那手掌中的物事,微凉地、坚硬地,却又是温暖地,带着他掌心的热度。

那是一枚发钗。

牡丹花钗。

在红药的妆匣里,亦有同样的一枚。

重逢的那日,小小的宫女丢了花钗,却不知是被那翩翩少年拾了起来,一直收藏到如今。

“你赠我金钗,我许你一世。”

红衣的少年在她耳畔低语。

红药想要笑,可眼泪却不知不觉掉了下来。

嗳呀,这个冤家。

“新郎跟新娘说话啦。”又有个孩子大声叫了起来。

“轰”,满屋笑声再响,一室温暖欢喜。

轩窗外,早开的木樨正吐露着芬芳,青空如黛,天心月圆。

【第四卷 ·看了游人缓缓归】

第331章 绝唱

八月秋阴,寒雨连城。京郊驿外的官道上,几不见行人,唯笔直的道路向前延伸着,渐渐没入连天衰草之间。

黄朴穿着一身素净的青袍,单手执伞,立在道旁,遥遥望向前方空寂的官道。

天色苍茫,西风拂过他半旧的衣摆,身上青衫、掌中青伞、伞外青天,好似已经融为了一体,又仿佛他整个人都即将化散在那莽莽苍穹里。

“来晚了一步啊。”良久后,他低叹了一声,垂眸望向腰畔新折的柳条,面带惋惜。

那柳色尚还新着,碧绿而狭长的叶片上沾着些许雨珠,苍翠欲滴。

“学生李曜,见过先生。”一名年轻的士子从驿站里走出来,见了黄朴,立时上前恭腰行礼。

黄朴看了他一会,认出他是太学的一名学生。

两年前,黄朴曾去太学给学子们授过课,对这李曜倒还有些印象,遂向他笑了笑:“原来是逊之啊。你如何会在此处?”

逊之乃李曜的字,黄朴身为四品朝官,却还能记得一个不起眼的学子的字,足见其用心。

李曜闻言,心下极是欢喜,咧嘴笑了起来,忽又觉得身为学生,不该在先生跟前如此失礼,忙又将头低了下去,恭恭敬敬地道:“学生是与几位同窗一起来给王大人送行的。”

“原来,你们与我一样。”黄朴微微颔首道,面上并无太多波动。

今日乃是原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炎章王阁老——离京之日。

数月前,王阁老因过遭弹劾,被陛下免去了官职。直到前几日,吏部才发下调令,将王炎之贬去辽北棋岭县任知县,定于今日启程。

黄朴今天便是来送行的。

“原来先生也是来送王大人的。”李曜惊喜地道,复又转首望向寥无人迹的官道,神色变得黯然起来:“先生若是再早来上一刻,想必就能见着王大人的面儿了。”

黄朴振了振衣袖,面上现出了一缕苦笑:“是啊,我来得迟了,到底没赶上。”

说着他又拎起半湿的袍角抖了几下,一脸自嘲地道:“今日雨大,车马行的车走到半路忽然拔了缝,我只得步行而来。我这两条腿再快,也终不及那些四蹄生风的大将军来得神骏哪。”

虽是解嘲之语,然经由他说来却丝毫不见窘迫,说完了,他顺手理了理身上青衫,举止洒然,完全不为外物所扰。

李曜只觉其一行一止,大有古名士风采,端重自持之余,又令人心生亲近,心下油然而生几分敬意。

说起来,这满京里谁不知道,这位正四品左佥都御史黄大人,那是出了名地穷。

虽然每月的口俸不低,可黄朴醉心于收藏各类古籍,每有所好,必重金求购,京里最有名的几家古书坊从老板到伙计都识得他,凡有好书,亦都是先替他留着,有时还会赊账。

这就已经是一笔不菲的花销了。

此外,黄朴还很心软,遇有家境贫寒的同窗或同僚,必定出手接济,就连底下的吏目家中有事,只要被他知晓,他也定会花钱资助,且借出去的银子从不催还,由得对方拖欠甚至就此不还,真正是脱略行迹、粪土金钱。

上一篇: 第一女王[末世] 下一篇: 夫人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