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天降:娘子又又又乌鸦嘴了(141)+番外
问来问去,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云清摇摇头,“还真不知道,我之前也没有卖过甘草。你放心!我爹收草药都是很公道的,不会故意压价。”
李氏笑容有些僵硬,心想:云清会不会是在逗她玩呢?不知道价格如何?也不知道怎样晒?就让她挖了一天,万一这些甘草卖不到钱,那她找谁说理去?
李氏的好心情,慢慢的没了。
她搁下手中的豆角,“大嫂,你先忙着,我也回去做饭去。”
“好!”
第二天一大早,李氏和秦林就背着甘草去镇上找白大夫,白大夫看过之后,看着他俩,“甘草呢,只有它的根可以入药,你们把枝叶去掉,我们再过秤。”
秦林点头,“好的,白叔。”
李氏焦急的问:“白叔,一斤是多少钱?”
白大夫眸子一转,看着她,脸上没什么表情的应道:“一斤一百文。”
秦林听着,心里很高兴。
李氏看着竹楼里的干草,心情却不怎么好,就去掉枝叶,剩下的怕也就四五斤左右,他们两个人在山上忙了一天,在灌木丛里不停的扒拉着,手上都划了几道口子,结果却只得了这么一点钱。
想到云清片子里那几百斤的五味子,李氏又问:“白叔,我多嘴问一句,五味子的价格是怎样的?”
“新鲜的,一斤也是一百文。”
“晒干的呢?”李氏继续问。
白叔心里已经知道她为什么问这些了,“晒干的得看五味子的品相,干燥度,要结合很多东西来定价格,好的,一般的,差的,这价格都不同。”
秦林看着李氏还要问,连忙拉住她,“赶紧干活吧,米饼兄弟在家里还没起床呢。”说着,又看向白大夫,“白叔,我们要借用一下你的刀,或者是剪刀。”
“等着,我这就去拿。”
第107章 万一呢
夫妇二人按着白大夫说的位置剪下枝叶,结果真的跟李氏预估的差不多,只有五斤多一点。白大夫给他们算了个整数,按五斤半算的。
李氏揣着五百五十文出了医馆大门,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们夫妇忙了一天就挣了五百多文,可秦风夫妇一天就摘了几百斤的五味子,新鲜的同样是一斤一百文,这么粗略一算,价格就天壤之别。
秦林跟她的心情,完全不同。
村里人出门上工,一天就二十文的工钱,他们夫妇上山挖甘草,一天就挣五百多文,这区别不是一般的大。
此刻,秦林心里非常感激云清。
夫妇二人,心思各异的回到家。进了院门,秦大娘见他们的竹篓空了,就问:“那些甘草,你们白叔都收了?”
秦林乐呵呵的道:“都收下了,不过,白叔说,只有根才能入药,我们在医馆剪了枝叶,一共五斤半,白叔按一斤一百文收的。”
“哎哟,那就是说,你们夫妇二人一天挣了五百五十文,这可是相当不错的啊。老二,你得感谢一下你大嫂,要不是她好心教你们识草药,哪有这五百多文。”
秦大娘听着高兴,提醒了秦林几句。
为人处世,秦大娘还是精明的。
不对盘的人,在她面前讨不到好,该好好相处的人,她也没含糊,一个个都处得好。在村里,尽管她性子直,又火爆,但真正不对盘的人,也就谭氏和胡婆子二人。
“好的,娘。”
李氏一路没说话,心里憋着气,她回屋把钱藏好,立刻就着手做早饭。
等吃了早饭,把米饼兄弟往秦大娘屋里一放,又拉着秦林上山了。
她今天准备去找五味子,不挖甘草了。一路上,李氏说了一堆的大道理,秦林也不好反驳她,便由着她。
上午,秦大娘带着米饼兄弟过来串门,云清这个时候才知道李氏已经把甘草卖了。
听说得了五百多文,云清心里也高兴。
毕竟,这对于乡下人家来说,一天的收成就有五百多文,算是很高了。
秦风一早就去村祠堂那边舂糯米,回来把米泡上,他又到杂物间起了一篮子板栗出来,用刀在壳上画十字口。
米饼兄弟围着他,“大伯父,这是什么呢?”
“栗子。”
“可以吃的吗?”
“可以。”秦风剥了两个板栗肉分给他们,“试试。”
新鲜的板栗脆脆的甜甜的,小孩子喜欢吃,米饼兄弟二人吃一个就喜欢上了。
秦风抓了一把给他们,让他们到一旁剥着吃。
豆包力气小,直接用牙齿啃开板栗壳。
板栗外壳全是刺,里面的东西又黑呼呼的,这里的人并不知道,黑乎乎的壳里面另有乾坤,所以,往年那些板栗也没人捡来吃。
秦风知道板栗能吃,那是在信城打仗的时候,在山上饿着肚子,他们都是靠吃板栗肉坚持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