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堂归(442)

作者: 只今 阅读记录

当然也有那些疼爱子女的,会事先征求儿女的意见。可卫宜室卫宜家显然没有这个福分。

说完了双生女的婚事,张太夫人稍微停了停,明心过来给她捶了捶背。

这些天府里的事大多由她在主持,的确不轻松。

“今天把宜宓叫来是有话要说,”张太夫人看了卫宜宓一眼说道:“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的婆家虽然被查抄了,可你就这么回娘家来住着总不是长久的法子。”

卫宜宓一听这话,原本苍白的脸变得更加没有血色。

封家已经彻底完了,她能到哪里去呢?

“婆婆,宓儿的婆家被抄了,她不回娘家还能去哪里呢?”包氏当然得护着卫宜宓,这可是她如今唯一的孩子。

“你觉得她的身份适合留在府里吗?”张太夫人反问包氏:“她的丈夫犯的可是谋逆大罪!”

“可是婆婆,”包氏不甘地说道:“这可是圣上的旨意呀!”

“你少拿这个来压我!”张太夫人语气犀利的说:“圣上还不是看在长安为国捐躯的份上才对她格外开恩?卫家要想昌盛,就要有所舍弃才行。把她留在家里,除了惹人非议还能得到什么?”

“婆婆……”包氏还想说什么,却被张太夫人狠狠地打断了。

“说你没用你还真没用!都到了存亡攸关的时刻还是这样没有主张!留她在家就是个祸患,万一哪天有人随便罗织个罪名栽赃到府上,你就能保证圣上不会有所怀疑吗?”张太夫人冷声说道:“如今小一辈一个男丁都没有,剩下一群丫头片子!不想着用她们翻本,还学起了小家子气!”

“那婆婆要宓儿怎么办?”包氏拼命压着怒气问:“总不能让她去街上讨饭吧?”

第三百三十六章 铁石心肠的张氏

包氏因为卫宜宓的缘故质问张太夫人,实在是出于爱女心切。

张太夫人闻言一笑,那笑容分明含着不屑:“于情,她不该连累娘家;于礼,她生是封家的人,死是封家的鬼。”

“老太太,”卫宜宓在一旁再也按捺不住了,她要为自己争一争:“我是嫁去了封家,可我也是卫家的女儿。大伙儿都不知道我嫁过去过的是什么日子,以为是多么锦衣玉食称心如意!其实我过的生不如死。”

说着也顾不得体面,直接脱下了鞋袜,挽起了衣袖,露出斑斑伤疤和一双畸形的脚。

包氏一看顿时失声痛哭,卫宗镛也变了脸色。

卫宜宓哭诉道:“这些伤都是那个畜生下的手,他日日折磨我,就想让我快些死。甚至、甚至还逼我喝了绝子药!我心里对他早就恩断义绝,他做下的孽跟我没有半点关系!求老太太明见!我可是您的嫡亲孙女儿!”

此时包氏心疼得抱着卫宜宓哭,她最器重的女儿,却经受了如此不堪的遭遇,让她怎么能看的下去?

此时他真恨不得把封玉超挖出来挫骨扬灰!哪怕他死后被处以剐刑,也还觉得不够。

可尽管如此,张氏却无动于衷,仿佛生就了一副铁打的心肠,见卫宜宓如此,不但不觉得可怜反倒觉得可笑。

“这些话说给我们都没有用,你总不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儿脱鞋挽袖子。”张氏冷声道:“在别人看来,你就是封家的儿媳妇。封玉超是罪人你就是罪人之妻!夫妻同体,你脱不了关系!”

“娘,那你要宓儿去哪里?”卫宗镛陪着小心问。

“叫她去英武祠剃度修行吧!”张氏早就谋划好了:“圣上不是下旨在那里供奉在敬王府遇难的英烈们的灵位吗?她去那里念经祷告用以恕罪,是再好不过的了!”

如果冷静地来看,张氏的这个办法确实很高妙。

尤其对卫家来说,实在是益处颇多。

可包氏又怎能舍得?

卫宜宓还不到十八岁,出身高贵,姿容美丽,又遭遇了这等虐待,如今再要她出家剃度,青灯黄卷相伴到老,也实在太过残忍了。

“老爷,”张氏把脸转向了卫宗镛,每当她让卫宗镛做决定的时候,就会如此的称呼他,以示他在这个家中的地位:“你是想要门庭兴旺,还是埋下隐患?相信到明年这个时候,咱们府里已经添丁进口,一派喜庆了!”

卫宗镛听了这番话顿时心动不已,那四个准姨娘个个年轻貌美,且看样子就是好生养的。

不到一年就能给他生下好几个大胖儿子。

“所以说,老爷你得当机立断,不能把她这种不祥之人留在在府里添晦气了!”张氏最后下了定论。

卫宗镛略一思索,觉得张氏说的很对,想当初封家是何等风光,卫家根本比不上。

可卫宜宓嫁过去才多久?先是封玉铎莫名其妙的被烧死,然后封家就被抄了家。

上一篇:醉时寒眸澈 下一篇:嫁娇女